中间声音/十周年特辑 | 何为中间?——中间艺术区的规划与发展(上)

中间声音

编者按:“中间声音/十周年特辑”刊发的第二篇文章是中间艺术基金会执行理事黄晓华先生与中央美术学院资深教授隋建国老师于2021年12月3日进行的对谈内容。借建馆十周年之际,中间美术馆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自我回顾与自我梳理,这个对谈是该系列活动之一,由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女士主持。中间艺术区在规划早期就非常注重向艺术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征求意见与建议,隋建国老师就曾向黄晓华先生提出过专业的建议,这也使黄先生一直感念。在这个对话中,他们一同回顾中间艺术区的起点和初心,以及彼时在多方考察、深思熟虑后对于“当代美术馆”应当呈现的样态的设想。

 

“一分为三”与“执两用中”:中间名字的由来

 

卢迎华:中间美术馆所在的中间艺术区包括许多文化设施的设置,有剧场、影院和音乐厅,请您先谈一谈这个艺术区的缘起,对于这个园区的规划思路是如何形成的。

 

黄晓华:中间艺术区的所在地属于城市规划的产业用地,属于北京市90年代末启动的“绿化隔离地区建设”范畴。当时北京四环五环之间遍布了各种功能混杂地块,包括农村集体用地、农田、乡镇企业建筑和社区社群等等。这个地方在四季青镇范围,过去主营烧煤锅炉产业,在以前乡镇企业时代有很好的竞争力,但是煤改气以后就没落了,企业效益滑坡,厂房空置。在20世纪初期,这个地方还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因为大家都不会考虑把办公产业用地挪到郊区。在西方,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一种商业办公园区(Business Park),但在北京,这种业态还不成熟。最终我们把这里规划成一个复合型的社区,具有宜居性,可以工作,可以创作,也可以居家办公。同时,我们把沿杏石口路的沿线建设成公共开放区域,这样就有了今天的中间艺术区。

 

项目原初情况

 

重建后的艺术家工坊

 

中间艺术区设计示意图

 

何为中间

 

卢迎华:有了这个规划方案之后,您是如何命名这个区域的呢?

 

黄晓华:“中间艺术区”意为“取用中间”,这其实是受当时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守常教授的启发,他把庞朴教授80周年的纪念文集推荐给我,使我了解了庞朴先生的“一分为三”理论。“一分为三”这个说辞是庞先生的开创性学说,它的基本概念就是中庸哲学,执两而用中,这就是中庸最完美的境界。“中间”这个名字实际上既形容这个项目是复合型社区,又传递出我们秉持不左不右的人文理念。

 

今天我觉得这个社区所呈现出的形态超出了我们作为投资人的想象和预期。无论从经济收益上还是社会意义上,都是一个挺好的尝试。建设用款筹集后,最先开始策划建设了艺术家工坊,后来又做了剧场、影院、美术馆,股东们共同建立了基金会,因为我们希望企业的经营不要影响设立艺术区的初衷。关于基金会的模式,隋老师很有经验,因为他也有他的基金会。基金会的存在就是为中间艺术区做支持、做赞助、做服务。基金会有专项审计,像美术馆一样都是非营利机构,这是一个全世界通行的支持和赞助模式。

 

中间艺术基金会执行理事黄晓华先生发言

 

北京与巴黎

 

卢迎华:隋建国老师是在国内外非常活跃的一位雕塑家、当代艺术家,同时也长期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系主任。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邀请隋老师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他最早是怎么跟黄先生认识的,然后又怎么开始给黄先生提出一些关于搭建整个艺术园区的架构和建立美术馆的建议的。

 

黄晓华:我今天请来了我跟隋老师的介绍人孙宗列先生。孙先生是大建筑师,学养非常丰厚,我有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认识了孙先生,还有一批中国的优秀建筑师们,这个对于我涉猎艺术领域和对建筑的理解是很重要的。第一次拜访隋老师时,我们讨论了艺术家驻留基地的项目。隋老师给我介绍了一位在巴黎的朋友,我们一起在巴黎看了一个项目,叫巴黎国际艺术城,受到赞助人布鲁诺夫人的接待。参观巴黎国际艺术城后,我们才发现很多中国老一辈艺术家都在巴黎国际艺术城驻留过。巴黎国际艺术城并不是法国政府办的,在20世纪60年代巴黎战后复兴的时候,布鲁诺夫妇通过向社会募资,发起基金会,做了一个艺术家驻留基地,借此希望重振法国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我从它的运营和维护中了解到了很多当年筹资的艰难窘境。当布鲁诺夫人听我说想在北京做艺术家驻留基地时,瞪大了眼睛,她万般也不信在中国北京能有这个事,当时的外国人都不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机会,还是有很多保守的见解。之后我建成了中间艺术区,也一直在想是不是应该去看看她,告诉她我们的成绩。我想巴黎国际艺术城的老夫妇和它的赞助人群体有这样一种的胸怀和眼界,是通过向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开放,想要把法国艺术维护好,让全世界人民来学习、参观和驻留。这是国家意识,民间意识,也是文化自信。我想一些民间活动能不能也为文化输出铺垫底色,看看艺术能做点什么,如果能够沉淀一点事情,做一个有趣味、守得住的空间,我也有点自豪。

 

隋建国:我跟孙总、黄总都是多年的交情,而且我也总是与人为善,不管有什么事,朋友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总是愿意看看,能帮什么忙就帮什么忙。我周围好多这样的朋友,对社会有益的事尽量去帮忙。这大概就是我的一个习惯。中间艺术区的建设要不停地发信号,告诉整个艺术圈、告诉社会,这个艺术区的存在并且还在行动。我也很钦佩黄总,包括卢迎华,在这里有条不紊地做学术展览,让大家逐步地对中间美术馆有了一个认识。

 

艺术家隋建国先生发言

 

什么是美术馆

 

卢迎华:我们值得更敞开地谈一谈,在当代艺术界,从2000年以来有很多人投身到这个领域里,要创立美术馆,开辟当代艺术的机构。但是其中涌现出来的机构大多自身存在着很多模糊性,有的也作为商业画廊运营,有的是艺术中心,有的好像叫美术馆,但是观众进去后也不觉得它是一个真的美术馆。我想请隋老师回溯一下,在当代艺术界看到了这么多艺术机构的起起伏伏,您觉得要做一个长久的、更有专业眼界的美术馆,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

 

隋建国:最重要的当然是资金投入,这是第一。我担任过大概五六个美术馆的艺术委员会委员或者顾问委员会委员,中间美术馆我是看着建起来,然后慢慢地越走越正规。因为我是艺术家,我希望艺术事业兴旺。中国现当代艺术跟美协系统艺术实际上是脱节的,这就导致了民间的、国营的,公立的美术馆在成立的时候都只会形成模糊的概念。美术馆需要弄清楚要对接的是美协还是现当代艺术,是全球化还是内循环?要对接全球化,就得按照全球化的规则走,成为一个现当代艺术机构。中国最早的艺术系统应该是琉璃厂,即画店,卖画艺术家也去看,形成一个市场,也有经纪人,但这些人都是这个圈里才知道的,不能公开。解放后,琉璃厂作为一个老的系统也在慢慢消失。中国的整个系统跟苏联系统对接,全国美协对接了省市区的文化馆系统,美协要做展览,各个级别的文化馆做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有骨干系统在运作。改革开放后,我们的艺术系统对接全球化,当然在对接的时候,中国整个艺术系统里也有参差不齐。我们从非全球化慢慢进入全球化,就导致有好多模糊地带的存在。2005、2006年中国的艺术市场爆发之后,因为它的附加值增高,很多人都进来。有人做艺术中心,一边做商业经营,一边还是个美术馆,这种艺术中心在中国很多。也有人觉得艺术中心可能就是个非营利的一个机构。还有的美术馆就是建了房子,里边没有藏品,然后也不知道建完了房子还要往里投钱。

 

馆长卢迎华女士发言

 

艺术与商业的界限

 

卢迎华:您刚才讲得特别生动,然后也讲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其实美术馆是什么?在当代艺术领域很多从业者都弄不清楚,所以很多进入美术馆工作或者是去主持美术馆工作的人,他们经常会问或者被问到美术馆如何造血?其实美术馆在全世界各地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已经证明:美术馆是没有办法自我造血的。美术馆就是一个花钱的文化事业,没有任何营利的可能。所以其实参与资助美术馆的人应该是叫赞助人,而不是投资人,因为这根本不是一个投资回报的概念。我们管理美术馆,是运营,而不是一个经营的概念。这一点在美术馆领域还有很多人是不清楚的。很多做美术馆的人想通过门票,靠流量展览,靠出租美术馆的场地来获得一些收入,然后把这些收入投入到美术馆的运营当中,这其实是非常本末倒置的方式。我们刚才参观了中间艺术区的几个文化设施,其中几个是有经营性质的,也有像我们美术馆这种完全是非营利的,我们就连要收十元、二十元的门票,都遭到了理事们非常强烈的反对,因为大家希望这是一个真正的公益的事业,应该免费向社会开放。我想请黄先生讲讲,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有这么大的决心要做公益事业。

 

黄晓华:我还是要从源头解释概念,公益事业在民政局注册,经营行为在工商局注册,其实把界限分得清是最好的。美术馆是做研究的,做学术活动的,做展览的,应该要有更高的学术的投入,美术馆不应该承担交易这个功能。在全世界的艺术和商业中,这一界限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如何维护这样一个界限,让艺术学术上的研究展览和商业活动有疏离、有间隔、有界限。从建馆之初,我就想把这个界限在机制上研究和划定清楚。

 

未完待续…

 

请继续关注“何为中间?——中间艺术区的规划与发展”下篇

文本编辑:王曦、赵慧宇、周博雅
微信排版:王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