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初学画画的张伟在北京的公园里写生时结识了杨雨澍。此后,他便常常与赵文量和杨雨澍等画家在工作之余到北京的市郊写生,与两位师长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一起远离城市、避开政治的喧嚣,在宽厚包容的山林湖水间创作。在极端年代中,他们将个人的心境和主张充分地融合在绘画的形式与内容之中,寻得内心的释放,使这些作品具有内在的张力。艺术创作和交往成为他们在非正常的社会环境中保存个人与自由的精神港湾,他们也因此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团体,后来称为无名画会。事隔半个世纪之后,受赵文量与杨雨澍艺术中心的邀请,张伟再次接近赵文量和杨雨澍的作品,借此回溯那段他们共同经历的创作时光。
赵文量和杨雨澍的创作专注于近距离地描画风景、静物和身边的朋友,多用概括的表象性笔触去表现他们感知的形象。在翻看作品的过程中,张伟选择他认为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里较少被注意,但与他自己的艺术兴趣关联密切的部分,尤其关注其中颜色的用法、笔触、线条的变化等画面的形式特征。在本次展览里,他选择了两位艺术家的17幅作品展出,其中有14幅为赵文量所作,3幅为杨雨澍所作。
多年来,杨雨澍总会反复取同一题材进行创作,如对“宫殿”这一主题,他️采取不同构图、不同颜色和边缘处理的方式。选取明亮的橘黄、浓郁的棕或是大面积的粉色,用刮蹭、堆叠和平涂的手法在纸面上涂抹。在这些跨越时间的同题材作品里,他不断尝试着逐步解决自己关于颜色、造型、感受等非常具体的问题。而展出的赵文量作品亦有7幅都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我们总会看到深蓝色中闪烁着一盏灯光,或是一轮月色。据张伟回忆,这看似轻松的一小抹光晕是赵文量在一张画中最为重视的部分,他可能会反复修改,在边缘处耗费大量的精力,且不让人打扰。在一张紫灰色的草稿上,赵文量曾写下对自己当天创作的评语:“画很死,牛与人成了巨大物,但情调还可看。”这些无人知晓、自己与自己的搏斗每天发生在他们的笔下,评判人就是他们自己,无人参考。不论外界如何变化,赵文量和杨雨澍保持着对自我感觉的忠诚,走在自己的“夜路”上;他们选择了无尽的自由,将自己的生命经验化为作品,也成为人生的一处处标记。这自由的“夜路”必定是一条充满孤独、彷徨和探索的路,巨大的夜幕遮在眼前始终带着未知;正如杨雨澍所言,“夜路,不需要唱歌。” 无所畏惧地往前走,才是行夜路的正确方法。他们的思绪和行动像一股潜流,不断越过遮于前方各个方向的碎石瓦砾,向远方闪烁的微光缓缓前行。以本次展出的作品为切片,我们得以回望二人行至那一时间点的所思所想。夜已逝,华灯初上,而夜路不问归途。
相关艺术家
赵文量(1937-2019)
艺术家赵文量生于哈尔滨。1956年报考央美时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大树麦田》,但因评价当时绘画“千篇一律”而落榜。次年进入北京熙化美术补习学校正式开始学习油画,1959年与杨雨澍相识,并逐渐结识后来成为“无名画会”中坚力量的张达安、石振宇等人,常常相约一同绘画。在多地创作受阻后开始外出至玉渊潭公园等地写生,此即“玉渊潭画派”的起点,1979年为办展而更名为“无名画会”。之后的六年里赵文量一直照顾母亲,在母亲离世后近20年中多次远游写生。终其一生,赵文量一直坚持创作,以艺术为志业,直至2019年因病离世。
杨雨澍(1944)
艺术家杨雨澍生于北京,自小对绘画感兴趣,但因出身问题屡次被艺术学院拒之门外。1959年在北京熙化美术补习学校结识赵文量,并于1962年成为其第一个学生,开始了两人长达一生的友谊。1966年的“红八月”和“破四旧”等运动更加坚定了他持续创作的想法,参与组织了“无名画会”在1979年和1981年举办的两次公开展览,并于1980年代在友人家中举办多次非公开展览。1986年短暂的工作经历后,一直出游各地写生。
张伟(1952)
张伟,1952年出生于北京,68年至71年在山西插队,回北京后成为文革中比较活跃的地下艺术团体 “无名画会” 的成员之一。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居住美国纽约市,其后至今居住在北京。以画画儿为生,别无它长。
展览现场
导览手册
我们提供展览的导览手册电子版文件以供参阅。点击此处下载
展览信息
展览日期
2023年2月24日-5月30日
开放时间
每周六、日10:00-18:00
展出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艺术基金会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
门票
免票入场
请于每周五17:00前,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以预约次日观展。
语言
中文,英语
本次展览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