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聚焦|新时代的奠基者们

徐肖冰,《黎明的曙光(太行)》

50.5×33.5 厘米,1943年

 

参展艺术家分享

战争前线与革命根据地的摄影师

 

本期分享的“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参展艺术家徐肖冰、李峰、刘峰、吴印咸、张爱萍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时期投身于抗战前线和革命根据地的摄影师。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逐渐加剧,要求人们“动员一切力量,到抗战中来”。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媒体,摄影也因其“迅速地反映现实”和“广泛地传播现实”的特性被视为人民革命斗争的一种武器,具有团结和动员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作用。在抗战的前线和根据地,摄影师们投身于争取民族自由和解放的斗争,在记录下军民的英勇事迹的同时,也积极建设革命摄影事业,举办展览、交流授课,帮助培养摄影人才。

 

徐肖冰,《哨兵(陕甘宁边区的前哨)》

年代不详,51×61厘米

 

徐肖冰因家境贫寒,辍学前往上海,在天一影片公司制片部当学徒;由于聪明肯干,师傅很快就开始向他传授照相技术,为日后的摄影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1937年抗战爆发,徐肖冰于太原加入八路军,作为摄影记者拍摄了朱德、彭德怀等人活动的照片。11月前往延安,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并在抗日军政大学旁听期间拍摄了《毛主席在抗日军政大学讲课》。1942年徐肖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纪实性,反映出革命的意识形态。

 

李峰,《切断敌人供给线》

1944年,61×45厘米

 

李峰,《铁骑兵演练》

1947年,39.3×28.5厘米

 

李峰笔名谈峰,是一位中国新闻工作者,1941年投身革命,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新华社工作,后任新华社国内部主任,半月谈杂志社编委会主任委员及中国新闻学院教授。著有《‘一厘钱’精神》《改革要唱进行曲》《让党委书记更有魅力》等通讯文章。

 

刘峰,《暮色中建设中的狼牙山三烈士塔》

1942年,14.5×10.7厘米

 

刘峰,曾用笔名晓流,河北新城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任宣传员,在抗战时期拍摄了大量反应部队现实生活以及战争胜利的珍贵影像,以及日军罪行的照片。1950年10月参加《解放军画报》的创刊工作。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后,被选为第一、二届摄影家协会理事。此外,他在摄影理论于摄影技术研究方面也有较大成就,发表有《专题摄影报道的形式和手法》、《谈画报专题摄影报道》等文章。

 

吴印咸,《南泥湾》

1940年代,11.3×12.1厘米

 

吴印咸原名吴荫诚,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是中国著名摄影师、导演、教育家。1922年他毕业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后加入了电影公司,参与拍摄《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电影。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前往延安,拍摄《南泥湾》等纪录片,记录了共产党军队指挥员的风采,以及延安的自然风貌、社会风貌和教育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后吴印咸也从事摄影与电影的拍摄,曾任中国摄影学会副主席等职。

 

在他近百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始终认为摄影艺术“它所表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生动的事情,但是它们又不是现实生活机械的、或自然主义的翻版,而应该比现实生活更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

 

张爱萍,《华中自卫战》

1943年,39.5×26厘米

 

张爱萍,《金鱼》

1946年,24.3×15.7厘米

 

张爱萍是革命家、军事家。抗日战争年代,他率部下英勇奋战、冲锋在前,同时用缴获的一架德国莱卡照相机拍摄了《华东自卫战》、《八路军南下部队挺进苏北平原》、《收复青阳》和《孤儿行》等作品。他将照相机看作战场上的另一支枪,将摄影看作鼓舞自己、打击敌人的武器和真实记录历史的手段。

 

张爱萍,《蹲在小河旁戏水》

1942年,29.2×21.4厘米

 

张爱萍,《张爱萍、李又兰自拍》

1944年,29.2×40.2厘米

 

以妻子李又兰为创作对象,张爱萍拍摄了许多朴素真挚、饱含深情的照片,如《蹲在小河旁戏水》、《溪水长流》和《喜出望外》。在动乱时期,李又兰历尽艰辛将张爱萍数以千计的照相底片保存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缅怀革命岁月的珍贵影像。

 

张爱萍,《昙花》

1946年,39.3×29厘米

 

在这一时期,活跃于前线和革命根据地摄影师们在战争中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视觉经验,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凭借着过往的革命经历和实践经验成为了官方的摄影师。他们在战争时期留下的摄影作品不仅具有史料和艺术的价值,也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模式和审美习惯奠定了基础。

 

艺术家简介

 

徐肖冰(1916年-2009年)

浙江桐乡人

 

1932年进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照相科当学徒。

1937年参加八路军。

1938年夏天,第一次拍摄毛泽东照片。下半年,拍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1939年9月,进入冀中平原抗日前线拍摄。

1949年拍摄“和平谈判”、“开国大典”。

1950年入朝摄影,并荣获朝鲜人民政府颁发的一枚二级国旗勋章。

1979年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三届主席。

1980年参与创办中国摄影出版社,任社长。

2006年12月11日,荣获“中国摄影大师”金质奖章。

2009年10月27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平静去逝,享年93岁。

 

李峰(1925年—2021年)

笔名谈峰,河北藁城人。

 

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在冀中军区第4期摄影训练队学习,历任摄影干事、摄影股长、第十六军文工团副团长、第五兵团报道科副科长等职。

1950年7月转业至新华社,历任西南总分社记者,鞍山分社组长和编委,总社财贸组长,国内部副主任、主任,新华社编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等职。

1980年代初主持创办《半月谈》杂志和《经济参考报》,分别任总编辑、副总编辑。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1986年3月任《半月谈》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大连市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刘峰(1923年—1979年)

河北新城县人(现高碑市)

 

1939年投身抗战参加八路军,同年入党。

1940年开始从事专职摄影,以相机为武器记录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摄影干事、晋察冀野战军第4旅摄影组长,第2纵队、北岳军区、察哈尔军区摄影股长。《晋察冀画报》、《华北画报》、《解放军画报》摄影记者、组长、社长助理等职。

1955年授少校军衔。

1959年晋升中校。

 

吴印咸(1922年-1994年)

原名吴荫诚,祖籍安徽,江苏省宿迁人

 

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购买相机自学摄影。

1938年参加革命。后任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师,1942年后担任电影团领导。

1945年,在延安宝塔山下举办了第一期摄影训练班 。

1946-1955年,先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技术部长及副厂长,

1949-1955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

1955-1970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

1971-1974年,任国务院文化组成员。

1977-1982年,任文化部电影局顾问。

1960-1990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学会(后改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副主席,中国老年摄影学会名誉主席。

1985年被选为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理事长,第四届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

1991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名誉主席。

1994年9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爱萍(1910年-2003年)

四川达县人

 

1925年春入达县中学,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受县城照相馆吸引燃起摄影热情。

1928年8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赴罗江口、上海、泰州等地参与革命工作与战斗。

1930年底前往中央苏区开展宣传和组织等工作,历任共青团苏区中央局秘书长、红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骑兵团政委、抗日军政大学教员等。

1938年春至1944年,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等职,率部连续作战、收复失地,期间缴获敌方一架德国莱卡照相机,开始战地摄影创作。

解放战争初期在战斗中负重伤,赴苏联治疗。

1948年回国,创办我军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即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

1951年至1955年,组织指挥多场沿海解放作战,主持推进我军编制体制建设。

1955年12月起,受命参与国防建设工作,成功组织多次核试验。

1977年复出后继续投身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出访许多国家积极开展国防交流。

1987年退居二线,出版大量回忆文章、诗词书法和摄影选集,如《神剑之歌》、《张爱萍军事文选》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