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展览新展预告

新展预告 | 藏画的信封:神来与之笔

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自2019年创立以来,长期对赵文量杨雨澍两位先生的作品和文献进行细致严谨的整理与深入严肃的研读,不定期地通过展览和出版项目呈现研究的成果。截止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举办了“大自然的安抚——赵文量与杨雨澍在1968年前后的风景静物作品展”、“疏影识清讴——杨雨澍个展”与“月之边缘,日出的两种速度——赵文量与杨雨澍他们的时代与他们的绘画”三个展览并出版了与展览相关的画册。此次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之邀,在北京校区凹凸空间举办两位先生的作品展,我们有幸邀请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的学术委员之一,策展人冯兮,挖掘两位先生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深藏不示人”的作品,从中选取一组创作于1970年代的精彩之作,在时隔近半个世纪后将它们呈现出来,令人唏嘘又感慨艺术和精神超越时空的恒久之力。

——卢迎华,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

藏画的信封:神来与之笔
——赵文量与杨雨澍1970年代作品展
艺术总监:卢迎华
策展人:冯兮
展期:2022年9月9日—10月31日
地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园 3 层凹凸空间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6:30
(报名方式和防疫要求详见文末)

展览前言

2022年春,艺术家苗妙在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策划了以“月之边缘,日出的两种速度”为主题的研究型展览。在寻找展览线索的过程中,苗妙发现了由艺术家整理过的纸本作品,储藏在不同年代的报纸的包装内。这些作品的材料,多是油彩涂画于各类生活中被遗弃的纸板之上。当包装被打开的瞬间,报纸上显示的文字描述时代的信息与画作所尝试的多样性,同时跃然眼中。两种不同媒介所指向的思想与观念的区别,映射出强大与渺小、集体与个人、禁锢与向往等多种类别冲突的体验。这样的经验,给予本次展览寻找线索的提示,以及展览语言上下文关联的可能。

藏画是一个明确的动作,将不同的绘画作品分别打包,由绘画的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分类,“藏匿”于日常收集到的信封或包装纸内,形成了个人的作品档案的建立,同时便于隐秘保存和快速转移。1966年,在“破四旧”的运动中,赵文量的朋友欧阳英从东北回京探亲,基于当时的形势,赵文量和杨雨澍将一批绘画和书籍托付给欧阳英,由他悄悄地运送回东北保存。90年代,欧阳英将这批绘画归还给赵杨二人,作品躲过了可能被毁坏的命运,人也在作品转移后没有受到作品的“牵连”。随着赵文量和杨雨澍画作的材料与尺寸开始变化,储存的方式由信封、报纸等小体量的包装,变成了货架的仓储或四处的堆垒。展览根据“月之边缘,日出的两种速度”的线索逻辑展开,将“藏匿”于信封中的绘画,作为本次展出的主体作品。同时,将信封的隐秘方式和绘画本身进行共同的呈现,隐约地勾勒出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带来的思想的反应与身体的动作。

神来是描述时间中思想与信仰的变化,而之笔是讲述个人在时代变化中所保留的诚实与坚持。展览的文献部分,以赵文量为例展开研究。选择了1953年赵文量就读抚顺市第一中学时的作文簿中的一篇文章,当时他是在读初二的学生,作文题目:《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内文描述了自己是一个热爱绘画的青少年,立志成为一个写实主义的画家,生动地描绘出人民和他们的生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美术人才。文中能清晰地看到青少年时期的赵文量,与同时代的每个人一样,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下,有着相同的精神信仰和服务意识。1954年,赵文量初中毕业,随父亲的工作调动迁居至北京。同年10月,赵文量参观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第一次看到了油画的原作。本次展览中,1956年的油画作品“早晚霞是我终生追求的情节”与上述的作文,有着对照与对立的复杂关联。夕阳下,五个儿童在低浅的小河中捕捞着鱼虾,绵延的城墙作为背景穿越画面,墙下经过洁白的羊群。赵文量用写实的手法描述出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明显地可以看出他想成为写实主义画家的意愿,而在意愿之上,创作使他开始了寻找“自我审美”的开始。也正是夕阳的斜射,余晖将孩子的轮廓与水中的倒影,映射出金黄色,这似乎是种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个人的赞美。此时的赵文量开始徘徊于集体主义和个人情怀的十字路口,是怎么画还是画什么,“早晚霞是我终生追求的情节”这句话,也成为了赵文量和杨雨澍面对自然和绘画时长久坚持的动力。在经历了1957年的反右运动后,第二年赵文量与15岁杨雨澍,在熙化美术补习学校相识,由此成为了结伴一生亦师亦友的艺术同路人。二人由临摹的学习方法,转变成以写生作为创作的方式,并自觉地坚持了一生。

“藏画的信封”,以创作的时间、地点、作品名称为线索,展示了赵杨对作品特殊的归纳方法。例如:一个信封上写着;“75年五月第一次去北戴河”。挑选出赵文量在北戴河的写生,日出到日落的海面,是一个青年短暂逃离意识形态时,对大海和自由抒发的向往与热爱。其中杨雨澍70年所作“故宫刚开放不久庭院荒芜”,画面中孤立的水缸与背景空无一人的大殿,在讲述故宫对大众开放的同时,庭院内的景色依旧萧瑟荒芜,在长期的社会运动之下,历史、文化、艺术都处在冰冷的严寒中,无法复苏。而另一个简单写着“75年春”的包装内,刻意选择了不同时间与地点表现天光的作品,从泸沽湖到北戴河、晚霞到雪天,再次回应了赵文量所写“早晚霞是我终生追求的情节”,这句环绕着展览的浪漫话语。

神来与之笔,是我第三次策划二位先生展览的体会。从少年到老年,时间在线性和冷酷中前行,懂得使用时间的能力与方法后,面对时间本身成为了一种浪漫的行为。赵文量和杨雨澍的人生,用写生和绘画填满了所有的空隙。在整理他们作品的过程中,不断“跳出”的每个信封、包装纸、塑料袋等日常用品,都可能出现一批珍贵的画作,同时也带给研究整理更繁杂的工作量。神来是才华、思想、以及信仰,是运动中不断变化的可能性,之笔则是如每个信封中蕴藏的宝藏,是笃定的热爱与坚持。既是人生的精彩,也是精彩的人生。

文/策展人:冯兮

// 关于艺术家

杨雨澍

艺术家杨雨澍生于北京,自小对绘画感兴趣,但因出身问题屡次被艺术学院拒之门外。1959年在北京熙化美术补习学校结识赵文量,并于1962年成为其第一个学生,开始了两人长达一生的友谊。1966年的“红八月”和“破四旧”等运动更加坚定了他持续创作的想法,参与组织了“无名画会”在1979年和1981年举办的两次公开展览,并于1980年代在友人家中举办多次非公开展览。1986年短暂的工作经历后,一直出游各地写生。

赵文量

艺术家赵文量生于哈尔滨。1956年报考央美时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大树麦田》,但因评价当时绘画“千篇一律”而落榜。次年进入北京熙化美术补习学校正式开始学习油画,1959年与杨雨澍相识,并逐渐结识后来成为“无名画会”中坚力量的张达安、石振宇等人,常常相约一同绘画。在多地创作受阻后开始外出至玉渊潭公园等地写生,此即“玉渊潭画派”的起点,1979年为办展而更名为“无名画会”。之后的六年里赵文量一直照顾母亲,在母亲离世后近20年中多次远游写生。终其一生,赵文量一直坚持创作,以艺术为志业,直至2019年因病离世。

// 关于策展人

冯兮

作为徘徊于系统边缘的业余策划人,冯兮有着区别于主流策展思想与方法的意识和实践。他善于将空间的物理属性进行重新地解构,试图转换出空间与作品之间新的展览语言,将其融入展览语境中与现实关系进行重新塑造,并努力掌握对展览之间上下文关系的理解与输出,使展览独立于审美性的展陈逻辑,拓宽理解展览语言与呈现方式的通道。同时,作为独立艺术空间实践者,曾分别担任外交公寓12号空间艺术总监、掩体实验空间主理人、车库实验空间展览总监。以及单行道画廊、晨画廊、槐谷林当代艺术中心等艺术机构的艺术总监。现为中间艺术基金会下设“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的学术委员和研究员。SIMULACRA 拟像画廊下设“虹吸项目”的展览总监。另外,于2017年加入策划实践小组孑孓社,以介于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的身份和思考,将展览作为创作与实践的方法,成为三名小组成员之一。

活动报名须知

一、扫描上方海报二维码报名参与开幕式当天活动。
二、入校需符合以下防疫条件:
1. 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
2. 7天内未曾到访过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北京市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社区)。
3. 提前一天扫描下方二维码登记入校防疫打卡后方可入校。

防疫打卡 登记入校
Museum Seni Luar Dalam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