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澍生于 1944 年,自小便对绘画产生兴趣。自 1962 年夏正式开始画画算起,他从艺已超过一甲子,创作了超过一千张画作。除了参加 1979、1981 年无名画会的两次公开展览,以及 1984 年的两次小规模群展以外,杨雨澍展出画作的机会并不多。2004 年,他曾与赵文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联展,展期也仅有 6 天。直至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无名画会的重新挖掘,这些画作中的一小部分才通过展览被公众看到。在去年的一次谈话中,杨先生向我表露了举办个人展览的愿望。通过多方的努力,我们终于促成了今秋在清华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这个回顾展。这不仅是首次举办的如此全面的杨雨澍个人展览,其中的大部分作品也首次与观众见面。
以往谈杨雨澍的创作时,人们总是习惯于将他与导师和密友赵文量先生联系在一起谈,或者将其放在无名画会的群体之中来论述与展出。当然,这都是与其艺术轨迹密切相关的重要线索,但将其作为个体艺术家单独地进行工作梳理和全面地展示,不论是对于理解杨雨澍的艺术生涯,还是更具体地认知 1949 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都是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1959 年,15 岁的杨雨澍在熙化美术补习学校结识了 22 岁的赵文量,1962 年正式跟随赵文量学习油画。在此后超过半个世纪的时空中,两人在绘画的实践中相互鼓励,彼此扶持,形成了相近的艺术认知。他们也在与外界的互动和与彼此的朝夕相处中,建立了牢不可摧的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个关系一直持续到 2019 年赵文量去世。杨雨澍将结识赵文量并受到他的赏识和保护视为自己一生最大的幸运。多年来,两位艺术家由于长时间在一起作画,作品在选材上有不少重叠之处,有时甚至难辨彼此。
但是,相比赵文量画中阴郁柔和的颜色与笔触,杨雨澍的画色彩鲜明,画面结构华丽典雅,用笔概括。杨雨澍比赵文量年轻七岁,性格外向、耿直率真,热情洋溢、爱憎分明。赵文量的作品多有象征主义意味,寓意深刻,而杨雨澍的艺术语言则更直接洒脱,画面冲击力强。这些形式技巧上的特点是人们将他的作品与赵文量的作品区分开来的依据之一。此次展览所选的作品横跨杨雨澍 60 年的艺术生涯,但主要侧重于呈现 1980 年代至 2016 年的创作。我们可以粗略地以 1990 年代为界,将杨雨澍的创作划分为 1990 年代前后两个时期。1990年代以前,他创作了大量的户外写生,写生地点主要在北京东煤厂胡同附近,北京市郊的公园、近郊,期间也有不多至北戴河、黄山、青岛、云南、新疆等地旅行时写生自然景观的作品。1990 年代之后,杨雨澍多以瓶花静物为主要内容,也根据早期写生的印象进行创作,其中包括一系列刻画廊窗的风景画。他以传统园林的廊窗为取景框,既描绘廊窗,也刻画了透过廊窗看到的景色,立意精巧,成为他个人创作独特的标识之一。
在学习油画之前,杨雨澍曾学过画山水画,并深深地内化了其中“山水第一”的想法。他曾说:“我的绘画过程,不是在学院里科班的教育,受所谓的基本功的训练,而是一种完全地投身自然当中,自然就是老师,自然就是课堂、画室。”[1] 在“文革”期间,杨雨澍和赵文量避开政治喧嚣,利用一切时间和条件在北京四郊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沉潜于艺术上的探索。从“文革”开始直至 1984 年离开工厂为止,杨雨澍始终将大自然与绘画作为在严苛的社会环境和艰难的境遇之中获取个人自由、尊严与心灵抚慰的一个空间。因此杨雨澍强调,他与赵文量的作品反映的是他们的历史与思想境界,而不仅仅是风景或静物外表的模仿。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赵文量与杨雨澍都曾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被艺术学院拒之门外,也因为坚持画画而受到歧视与怀疑。在工厂里,他们既要承担沉重的工作,还要经受不间断的“阶级斗争”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在这样的处境中,他们却始终坚信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并产生了“与心灵契合”、具有独特风格的油画。赵文量曾这样描述他们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反抗邪恶的精神所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同时在绘画上也不受任何模式的束缚,完全凭个人感悟,自由地宣泄和自然地流露。充分发挥了个性。”[2]
1979 年,无名画会在思想解放的背景中首次公开展出,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格调令人耳目一新,暗合了彼时求新求变的时代思潮。展出的作品既“没有‘伤痕’的乞怜,”“不是应时的‘政治图解’,也不讲虚伪的故事,更不是外国任何‘画派’在中国可怜的反响,”其中“充溢着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对真善美执迷的追求。”[3] 这些作品是这一批艺术家在政治浩劫中将独立人格的精神世界融于绘画的证言,也是穿越黑暗时代的一束微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空间的松动,艺术的新格局日益多元,多数无名画会中的年轻成员也在 1985 年前后离开中国。赵文量和杨雨澍虽然留在中国,并始终坚守他们自“文革”期间形成的艺术理念、工作方法,以及与社会集体观念的紧张关系,但他们的创作却逐渐隐身为新时期的潜流。面对着 1980 年代后期艺术体制化和商业化的趋势,他们继续秉持非功利和不媚俗的价值取向,拒绝被同化。他们徘徊在国家体制和叙事的边缘,自甘寂寞,在清贫的生活中保持坚毅和乐观的精神,默默作画。物质生活的困顿和在世俗世界中的冷遇并没有改变他们对于艺术的信念。对于杨雨澍而言,艺术不是“生存的工具”,而是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过程,是涉及精神与灵魂的生存方式和一生的追求。“艺术是献身的问题,是求真求善的问题。”[4]
涉及无名画会的艺术史认知和叙事往往聚焦于这个临时团体在那个历史时空中存在的特殊性,止步于其绘画题材与社会主流的差异性,却少有留意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在时代的压力下隐退之后继续生长的轨迹和遭遇。他们的艺术不仅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也是在时代的变动中,个人所珍视的自由精神、独立人格与不断转变的外在压力之间互动和对话的结果。这是我们仍未给予充分理解的历史遗产。为此,我们急需发展出一个更精微的艺术史叙事结构,来仔细地分析杨雨澍这样的艺术家在其中的位置和贡献。
这个展览由策展人冯兮先生与在清华美术学院绘画系任教的封帆先生联合策划。该展览的筹备自 2021 年 1 月正式启动,经过了数月对杨雨澍先生的作品和资料进行整理和研读,两位策展人提出以“疏影识清讴”为题目,并将此展览定位为杨雨澍先生的个人艺术生涯的大型回顾展。同名画册也在展览开幕前出版。此展是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的最新项目,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长期致力于对赵文量与杨雨澍两位艺术家的作品与文献进行系统性、学术性的整理与呈现。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杨雨澍先生对我们的信任,将一生的心血交付给我们。这个展览的顺利举行离不开许多幕后英雄的助力。清华美术学院绘画系李睦老师促成并见证了这个项目的发起,在此特别向他致以谢意。我谨代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感谢清华美术学院的同仁们对此次合作给予的支持。赵文量与杨雨澍的学生和多年的好友邢轺女士一直照顾杨雨澍先生的起居,为这个项目的顺利开展付出了心血。感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的理事们,特别是黄晓华先生,一如既往地给予我们毫无保留的支持,是我们前行的根本保障。北京中间美术馆的团队为这个展览投入了大量的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注解:
[1] 杨雨澍,《自述》,王爱和主编,《无名画集卷九——杨雨澍》,香港大学出版社,2009年,11 页。
[2] 赵文量,《自述》,王爱和主编,《无名画集卷十一——赵文量》,香港大学出版社,2009 年,14 页。
[3] 赵文量,同2。
[4] 杨雨澍,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