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如何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的?
1998年至2004年,我在台湾地区当记者,为《台北时报》工作时,负责视觉艺术和行为艺术专栏,我为此花了很多时间泡在博物馆和画廊里,也与艺术家频繁接触。台湾艺术圈是我接触中国当代艺术的入口,在那时候我认识了郑胜天,同时发现了《Yishu》。2005年,我搬到北京,在清华美院学习。当时我住在光华路校区,身边有很多很有见识的艺术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了一年后,我2006年搬到上海,为上海当代艺术馆工作。
2. 在什么契机下你加入了《Yishu》杂志编辑部?你的工作都包括什么?
我从过去就给《Yishu》撰稿,但最近才正式加入团队,和林白丽(Rebecca Catching)一起担任联合执行编辑。我们才刚入职,所以这个工作对我们来说挺新鲜的。郑胜天和华睿思(Keith Wallace)已经认识超过15年了,我也认识劳拉和黎俊仪,所以即使我们从来没有一起工作过,也没有陌生感。我十分尊敬这些人的工作,能与他们一起工作也令我感到激动。
3. 你觉得《Yishu》杂志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特质是不同于其他杂志的?
我认为《Yishu》一直介于学术杂志(尽管没有同行评审)和艺术刊物(如《 Flash Art》或《Afterall》)之间,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创刊编辑林荫庭(Ken Lum)和后来的主编华睿思。华睿思扩大了、或者说是拒绝任何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狭隘定义。虽然《Yishu》的核心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批判性反思,其实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的界定也是很广泛的。
4. 2002年《Yishu》创刊号向当时的有影响力的艺术实践者提了一系列问题。借第100期出版之际,我们想把这些问题提给你:你怎样看待中国艺术文化现状?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对你来说是什么?“中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不断发展的。自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那些重要展览和事件以来,中国的艺术生态在过去50年里成倍扩张。然而,今天它严重依赖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支持,没有自主的政府资助机构。这样依靠艺术市场来维持艺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导致潜意识或有意识地倾向于决定谁或什么被展示。另外,即使艺术可能不依赖政府的支持,但在内容方面仍受其规范和约束。
“中国”艺术和文化囊括了众多的文化特性,“中国”意味着什么,人们一直没有达成共识。以民族为根基的国家认同感是以国家意识为基础的,它在不同朝代中发展起来。一种强调国家认同的专制叙事,也会塑造当时的社会规范和传统。我认为,关于艺术史,任何民族和文化的艺术家在参加全球和国际艺术展览时,都会被自己或他人塑造地更加在意自己的身份。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身在自己的国家直接体验其他国家与文化的艺术。但也有很多艺术家受到来自艺术界——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画廊主的影响,而这些人是通过植根于文化认同的视觉 “线索” 来解读作品。本世纪以来,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对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抗拒、颠覆或接受。如今,更多的散居者/海外身份/侨民身份也对这种情况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将来会更加如此。
关于最后一个问题,我认为”中国 “包含了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制度,它还涉及丰富的文化、种族问题和悠久的历史传统。
5. 你怎么看待《Yishu》杂志与在中国的艺术批评实践之间的关系?近20年来,《Yishu》培养或者说推动了什么样的批评写作?
《Yishu》是最早用英文发表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刊物之一,在国内外都有声誉。《Yishu》主要的发行对象是北美的大学和博物馆,因此《Yishu》在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家中久负盛名。我认为从创刊至今的动力,在于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话语提供一份通俗易懂、有见地的刊物。
6. 郑胜天提及编辑部的所有成员均为兼职,那么你在编辑《Yishu》之外,还在做哪方面的工作和实践?
我在温哥华美术馆担任全职策展人,目前是代理总策展人。
7. 2021年起《Yishu》改为合作主编,你和林白丽有合作过吗?你们开始下一期的编辑工作了吗?如果有的话,你是否可以透露一下2021年新一期的内容呢?你们两个目前合作的过程是怎样的?你有什么展望?
我和林白丽是在上海认识的,都曾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很多年。我们都有在中国从事艺术工作和当记者的经历,现在都在加拿大,但天各一方。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合作过,但我们看了对方的文字后,我相信我们对于《Yishu》都有相似的愿景。现在才刚刚开始,所以我们还在学习,这一期《Yishu》将是一个全方位的考验,看看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作为编辑一起工作。
《Yishu》主要由投稿组成。当我们接手时,我们看了各种提案和主题,并对这些主题进行了讨论。第一期除了关注性和性别问题外,还会关注女性艺术家。我们还为刊物加入了新的特色,会与中文出版物和档案馆一起合作。我们希望让英语读者更好地接触在社交媒体或其他出版物上的中文内容,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语言可能是一个障碍。我们邀请了一位在中国艺术写作者来挑选,并从多个角度研究一个正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讨论的议题。我们希望将此作为每期的专栏。我们还与亚洲艺术文献库合作,他们将从档案库中选择一篇与《Yishu》主题有关的文章——这些是50年代以来的文献材料,它们当中有很多被长期忽视,或还未被翻译成英文。
除了提供世界各地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写作外,我们还希望扩大艺术涉及的范围,涵盖更多样化的中国当代视觉文化领域,包括电影、戏剧、舞蹈、诗歌、摄影随笔和短篇小说等。当艺术家们更加跨领域地进行艺术实践时,会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