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展览展览细读

中间实践 | Yishu写作者修行之路 系列采访 #7

在展览"从艺术到Yishu, 从Yishu到艺术" (2020.12.19-2021.05.09)的展期内,我们采访了共十五位为《Yishu国际典藏版》长期撰稿的写作者和编辑。他们中既有资深的双年展策展人,也有艺术史家和活跃的评论家。我们将不定期推送这些采访,期望读者能从他们的写作修行之路中汲取灵感与能量。


帕特里夏·艾肯鲍姆·克雷斯基

帕特里夏·艾肯鲍姆·克雷斯基,从纽约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拥有纽约大学亨特学院硕士学位、纽约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学位。她从1988年起任纽约巴德学院的奥斯卡·明斯特伯格亚洲艺术主席,1994年起任纽约市立大学莱曼学院的兼职教授。她关注中国的当代及中古时期艺术。1991至1998年间,她曾是《中国宗教期刊》的助理编辑、联合编辑和编辑;出版了多本与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艺术为主题的书籍和文章,也在《Yishu》、《当代艺术》、《n.paradoxa》等期刊上发表了当代艺术相关文章。此外,她还策划了许多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并撰写了画册。

1. 你和《Yishu》的故事是什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为《Yishu》写作的?

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04年,我是这本杂志的长期撰稿人。

 

2. 你在《Yishu》中发表过几篇文章?主要写作的内容是什么?

自2004年以来,我已经发表了21篇文章。这些大多是我见过,并经过长时间采访和研究的个人艺术家的引介。

 

3. 你为什么会选择《Yishu》平台?你觉得《Yishu》杂志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特质是不同于其他杂志的?

在2004年,我并不知道有许多期刊发表过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文章。在纽约的画廊中,中国当代艺术受到很高的评价。从那时起,《Yishu》亦开始崭露头角,发表了大量文章反映中国当代艺术生产和展陈的复杂性。

 

4. 跟《Yishu》杂志编辑部合作沟通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据我了解,《Yishu》的编辑非常出色,其中三番编辑是由不可多得的华睿思(Keith Wallace)和他的同事进行的。我认为他们对文本很敏感,论断也很谨慎。

 

5. 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你最近在研究什么?

多年来,我一直在关注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有几位我在《Yishu》过去的文章中介绍过。这种追求在2020年最终形成了我与诗人张耳合著的《当代中国的女性艺术家》一书,由英国剑桥学者出版。它以八个章节在八个主题的框架内考察了超过75位中国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绘画和诗歌。这八个主题分别是:身体、家与世界、儿童和其他妇女、衣服、社会良知、幻想以及抽象。

 

6. 2002年《Yishu》创刊号向当时的有影响力的艺术实践者提了一系列问题。借第100期出版之际,我们想把这些问题提给你:你怎样看待中国艺术文化现状?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对你来说是什么?“中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近二十年来,在中国从事艺术实践的艺术家数量成倍增长,他们正在探索新的艺术创作方式、风格、形式和技巧。此外,艺术评论领域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艺术机构,尤其是博物馆以及策展人、教师、学者等专业人员也在同步扩大。在更广泛的艺术生产考虑中,中国艺术的全球和数字化展示以及众多跨国和散居的艺术家对民族文化身份的严格定义提出了挑战。相反,在中国,人们对前共产主义艺术的兴趣正在复苏,主张本土文化的价值和审美表达形式的有效性。这一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支配大学艺术学校课程的西方艺术风格之压倒性权威的回应。总而言之,在过去二十年里,当代艺术领域已在多个方向上有了很大的扩展。

作为中国中古时期艺术的专家,我对传统美学、哲学和宗教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世界中的相关性很感兴趣:这些被证明是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表现的智慧、美学和多样性的研究一直在不断丰富。

 

7. 你认为目前艺术评论的现状如何?

我并不真正关心艺术批评,由于我接受的是艺术史的训练,所以我对艺术的美学语言及其社会宗教背景更感兴趣。

 

8. 借用华睿思在第一百期向写作者进行的提问:“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生产和运作机制方面有些什么发展/变化?”,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

处在全球艺术生产和展览的语境中,中国艺术家采用了多样的风格、媒介、形式和理论。他们脱离了水墨实践的限制,得以自由地进行多样的美学探索。例如,从不被认为是中国主要艺术形式的雕塑,连同装置、行为、身体和概念艺术,与光、声音、影像、和动画相结合,为实践者提供了表达的新媒介。与此同时,实践者对于传统艺术和丰富文化底蕴有着不断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另外,中国艺术家们对于这些趋势以及艺术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又有着高度的自觉。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而具有社会意识的艺术会被轻视,后者直面社会弊端。这种艺术也使用新媒体,实现了艺术家作为社会顽疾的观察者与疗愈剂的古老功能。

采访策划:刘语丝,黄文珑
采访翻译:倪嘉
文字校对:倪嘉,刘语丝,张理耕,黄文珑
微信排版:刘千
展览视觉设计:Onion

Museum Seni Luar Dalam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