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展览观众来信

【观众寄语】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

 

观众寄语

 

感谢以下艺术家、艺术史家、机构同仁与媒体朋友为“沙龙沙龙展”写下观展感言,并提出宝贵的意见。

 

龎均

艺术家

 

我所亲眼看到中间美术馆的策展思维暨其行为是空前清新而脚踏实地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文化极速倒向商业化,以官商勾结为主流文化,价值观紊乱,大有排山倒海之势……虚假的、不实广告式的所谓理论满天飞,这对于一辈子默默耕耘的艺术家,真学者,情何以堪?只有选择痛心与无言,在这浮躁的文化氛围中深居自闭。然,物极必反的规律永远存在……今日中间美术馆以尊重学术还原历史之精神、重新探讨历史真谛,赐给正在走向历史的见证人以说话的机会……对文化的贡献迈出了伟大的一步!

 

一点儿梦想,一点儿追求,一点儿希望,一点儿坚持 ……就那么谦卑的敲开折扇真实而自然的历史大门……

 

郑胜天

Yishu国际典藏版杂志主编

 

“沙龙”在1950-1970年代一直是个敏感词,艺术界都避而远之。62-63年我在中央美院第三画室四年级进修。一些同学对现代艺术比较有兴趣,经常结伴看展览、讨论问题和访问老师。一次去罗工柳家访问。他问我们的情况。一位同学李喆生脱口而出说,我们是个沙龙。不久后美院最先开始文艺整风,三画室“小沙龙”即成为主要批判斗争对象。1964年李那一班毕业,全被分配到不太好的地区和工作单位,灰溜溜地离开学校。我会杭州后央美还把批判的材料寄到学校。所以文革开始,造反派批判我的第一个罪名就是“资产阶级小沙龙头目”。所以我至今看到“沙龙”这两个字还不舒服。祝你们展览成功!

 

任曙林

艺术家

 

星期五沙龙被遮蔽了多年,这次终于见了天日。我感谢你们,如果可以,也想告慰狄源沧老师池小宁兄弟等逝去的人们。在四月影展之前的两年多时间里,沙龙有组织有计划地持续坚持着对摄影艺术的探索,没有星期五的集体加入四月影展会是另外的样子,但是这两部分人员是有很大不同的。前者基本是知识分子的后代,而后者多为高干子弟,他们在文化革命中的处境是有很大区别的,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在四月以后的日子里就更加明显了。

 

鲍昆

摄影家、视觉文化批评家、策展人

 

对于新时期艺术史,以往的研究往往将开始的萌芽期放在1978年前后。几年前,北岛和李陀两位先生主编的《七十年代》回忆集,实际上已经将研究的视野扩展到文革时期,让我们发现历史从来就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来没有中断。就像现代的研究证明,中世纪也根本不是一句“黑暗时期”就能遮蔽的,辉煌的现代历史在中世纪已经积聚了强大的能量。由卢迎华和刘鼎在中间美术馆推出的这个视角定在1972-1982的展览,更是将历史研究细化,可以让我们更为理性准确地看待新时期艺术火山般爆发,然后又快速消寂的原因。展览有坚实地文献展示,非常值得一看。

 

曹庆晖

美术史学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图书馆副馆长

 

通过富有研究逻辑的展览语言,呈现艺术品与文献信物的关系,建立新的美术史叙事框架和人文关怀,是近年来青年学者和策展人越来越感兴趣且付诸于行动的工作。刘鼎和卢迎华在中间美术馆新近策划的展览和组织的论坛也正是这样的工作。个人以为,刘鼎和卢迎华在这次展览和活动中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活跃艺术社团和艺术分子的关注与关联,从根本上说,是为当代艺术的发生学问题寻求更切近些的、中国的演进脉络。难处在这一面,但可贵之处也在这一面。刘鼎卢迎华在学术研究和展览表达中的那份冷静、热情与坚持,令我印象深刻。谢谢他们在多霾的日子里,让我眼前一亮并给我以久违的振奋。

 

李路明

艺术家

 

仔细地读过了这个展览,明白了什么叫“四两拨千斤”。

 

李大钧

势象空间创始人

 

1月7日开幕的中间美术馆“沙龙沙龙”展,在一个独立民间艺术机构的运作和各方支持下,不仅复述了现代艺术沙龙的侧影隐线,也体现着新的沙龙情怀。在精心的策展布展下,有序安排着学术活动。没有领导人般高亢的讲话和热闹的开幕式,有的是朴素端庄的氛围,创始人黄晓华文人式发言,新馆长卢迎华的谦虚,出版物的雅致,不热烈不自卑,这才是舒服和低调的奢华。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好展览!周一周二闭馆,展览到5月7日,很长时间。

 

于渺

艺术史研究者

 

不管在策展理念还是展览语言上,“沙龙沙龙”都是一个具有开创性和实验性的研究型展览。展览的出发点根植于对将某个标志性事件(如“星星美展”)作为历史叙事开端的质疑,并追问当代艺术到底在什么样的历史语境中萌芽?影响今天的意识形态又从何而来?策展人将文献与作品当作同等重要的历史材料进行平视,意在展现艺术政治生态中的众多变化在“文革”后期的涌现和汇聚。虽然铺陈了“新春画会”,“星星画会”,“四月影会”等几个带有自治精神的艺术事件,但刻意弱化了每个事件的单一性和标志性,而强调它们之间的互文关系,并将每个事件融入互相交织的历史“复调”之中。展览的一个可贵之处是个体叙事和宏观历史叙事的彼此镶嵌。70年代末同期涌现的留欧老艺术家的新创作,官方艺术家的创作以及野生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被并置为一簇簇“星丛”,让我们思考不同艺术家的个体实践在历史语境中做出哪些具体的选择,他们的选择之间有哪些可能的联系?可以说,整个展览的语言是策展人历史观的外化,没有介绍性的前言,墙上也少有文字提示。在由大量的文献和作品编织成的星丛图谱中,某位艺术家的匿名创作作为“密码”潜伏其中。不管观众能够成功解码,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编码,展览似乎都在提醒,只要反复观看,每个人都是历史学家。

 

于潇

歌德学院(中国)·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文化项目部负责人

 

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想必就像刚刑满释放的人走进一个不再熟悉的世界一样,有的人会选择谨小慎微,有人会大胆触碰底线,有人含沙射影,有人直言不讳。1972-1982,作品与文献都有,还有精致的文章可以拿回来细读。找个天好的时候,或者是有戏看的下午,去趟中间美术馆吧,比东边清静多了,可以对待一会儿。

 

李然

艺术家

 

展览背后的思考方式,洞见方法,历史叙述角度都很受启发,其实很多资料眼熟,却并不熟悉,可是在观看过程里,并不阻碍在其中的发现。值得再去看和读。

 

贾淳

艺术家

 

“沙龙沙龙”这个展览,开启了再次重返1972-1982艺术现场的可能性。不同于现有当代艺术史,它以新的视角展开另一条历史叙述的线索。其中策展人所提出的“一体化”观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首先他们把1972-1982这十年作为整一的艺术时期,其次把体制内外不同的艺术力量相互作用的现场以一体化的视角进行考察。从而呈现了更为丰富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展开被概括、忽略、遮蔽的历史细节。此次展览对于在北京的观众、艺术家来说尤为值得珍惜,值得我们重返,一次次仔细的阅读。

 

郝敬班

艺术家

 

一个精妙、立体的历史空间被建立起来后,任何一条连接线都成为了一个思考的线索。well done!

 

房方

星空间画廊创办人

 

中间美术馆今天开幕的新展,信息量巨大,呈现了1972-1982年间的许多事件与作品,让我接触到一些曾经最人尽皆知现在却几乎被遗忘的、本该了解又不易了解的艺术家,值得再看!

 

赖非

《艺术界》资深编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7目前最喜欢的展览,看到了广阔维度、纵深的材料与文献,以及更为细腻和人本的历史研究方式。

 

Museum Seni Luar Dalam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