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系列论坛(三)
2022年10月23日(周日)
11:00-12:00
摄影工作坊——解码150位摄影家(2)
现实主义的复调:1957—1977年间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观察员:翟霖峰、那荣锟、魏帆、艾文浩、方铭玉
13:30-14:30
“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20世纪20—80年代摄影的人文实践”展特邀导览
主讲人:王眸(线上同步直播)
14:30-16:30
再造世界——现实主义在今天的可能
嘉宾:鲍昆、冷霜、刘鼎、周瓒(排名按首字母拼音)
主持人:李静
关于展览系列论坛
“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20世纪20—80年代摄影的人文实践”展聚焦于20世纪20年代起成为创作手段的摄影实践。展览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60年间在中国摄影史中出现的现实主义实践。其中,现实主义超越了特定的对现实主义美学和形式特征的规约,也超越了以艺术和现实二分法来区分于现代主义的现实主义,更非现实反映论式的现实主义。在这些实践中,摄影师以一种自觉的人文意识,与历史和现实展开对话,显示出其对现实的独特把握,对现实生活深层的摄影阐释和深刻的凝视表现。
在展览期间,我们持续策划一系列学术活动与论坛,既深入分析展览中具体的作品、个体摄影师、摄影团体和历史时刻,也对现实主义在中国演化的进程和现实主义在当下的实践方式及意义进行探讨。
壹 / 摄影工作坊 ——解码150摄影家(2)
现实主义的复调:1957—1977年间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系列的第三场论坛将分为摄影工作坊、特邀导览和嘉宾对谈三个部分。在上午的摄影工作坊中,我们将邀请参展艺术家石志民和联合策展人周邓燕,围绕1957至1977年间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进行分享。在工作坊的后半,美术馆的观察员们将根据各自在整理相关资料时发现的问题与两位嘉宾开展讨论。
嘉宾介绍
石志民
石志民从1962年开始学习摄影,1967-1979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知青,1981年任新华社对外部摄影记者,1985年赴美留学,1991年获纽约布鲁克林大学艺术硕士学位(MFA),同年在纽约建立了个人摄影工作室,此后从事专业摄影逾18年。作为一名独立策展人和摄影史料研究者,他从2003年起向国内推介西方先进摄影理念和摄影师,自2011年至今,策展和研究重点转向中国摄影,策划有多个摄影展览,主编有《晋察冀画报文献全集》(三卷本)等专著。
周邓燕
摄影史学者,获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艺术史系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她是《影像中国 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 石少华》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办公室”口述史料集(1972-1978)》的主编,近年文论发表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学研究》《当代电影》《泛亚摄影评论》和《摄影》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曾获美国宾汉姆顿大学杰出博士毕业论文奖(2016)、啄木鸟杯第五届中国文艺评论优秀文章(2020)、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博士研究生项目奖学金(2009-2013)、美国休斯顿艺术博物馆亚历山大奖(2014-2015)等。
贰 / 展览特邀导览
在展览期间,我们还将邀请不同专业背景、对展览有深入了解或独到见解的策展人、艺术家、相关从业人员或资深爱好者为公众介绍展览。本次的导览将由中间美术馆的志愿者王眸主讲,小红书同步直播。
主讲人介绍
王眸
兴趣使然的志愿者。1999年生,今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现准备跨专业申请国外美术类专业研究生。于2020年第一次来到中间美术馆参观展览,在参观中间美术馆近期的系列展览过程中逐渐对中国现当代艺术产生了兴趣,希望学习到更多知识并将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其他人。因此在本次展览过程中报名志愿者,进行讲解工作。
叁 / 再造世界——现实主义在今天的可能
在下午的座谈会中,我们将邀请参展摄影师、摄影文化批评家鲍昆、诗歌研究专家、诗人冷霜、艺术家、策展人刘鼎,以及当代诗人、译者、剧场实践者周瓒,就今天的现实主义实践展开讨论。他们将涉及在当代文艺实践中将人的视角引入对创作和当代秩序的讨论之中,将人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关怀的对象,人文主义关怀是否可以成为不同创作形态和取向中内在统一的意识,以及今天现实主义是否有再造世界的潜质等议题。该论坛由文学研究者、《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静主持。
嘉宾介绍
鲍昆
摄影文化批评人和策展人。曾经做过电视摄影栏目的主编和摄影杂志的专栏撰稿人。出版著作《观看再观看》和主编《摄影中国——中国摄影50年》。
冷霜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新诗评论》辑刊编委,主要从事新诗及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的研究。著有《分叉的想象》,编有《马雁诗集》《百年新诗选》(合编)等多种。诗作结集于《蜃景》,曾获刘丽安诗歌奖(2010)、首届“诗建设”新锐诗人奖(2013)、《诗东西》年度批评奖(2019)等。
刘鼎
刘鼎,现居北京,是艺术家和策展人。他的艺术创作与策展实践从思想史的角度将历史与当代进行有机连接和多角度的描摹与凝视,以多重线索展开对中国艺术的主体性叙述。刘鼎曾参加过釜山双年展(2018)、银川双年展(2018)、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15)、亚太三年展(2015)、新奥尔良双年展(2014)、上海双年展(2014)、台北双年展(2012)、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2009)、首尔媒体双年展(2008)和广州三年展(2005)。
他的作品也在国内外艺术机构和美术馆中广泛展出,其中包括意大利都灵里沃利城堡当代美术馆(2020)、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2019)、柏林世界文化宫(2018)、汉堡工艺美术馆(2018)、悉尼4A艺术中心(2017)、瑞士伯尔尼美术馆(2016)、台北关渡美术馆(2016)、香港Para Site艺术中心(2016)、北京红砖美术馆(2016)、西雅图弗莱艺术博物馆(2016/2012)、日本广岛当代美术馆(2015)、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博尼范登博物馆(2015)、纽约MOMA PS1(2015)、伦敦泰特美术馆(2013/2012)、台北市立美术馆(2012)、广州时代美术馆(2012/2011)、德国卡尔斯鲁厄ZKM新媒体艺术中心(2011)、北京伊比利亚艺术中心(2008)、比尔PasquArt艺术中心(2008)、巴西圣保罗国家美术馆(2008)、英国特纳美术馆(2008)、布里斯托阿诺菲尼艺术中心(2008)、奥地利维也纳艺术馆(2007)、挪威奥斯陆阿斯楚普费恩利现代艺术博物館(2007)、上海当代美术馆(2006)、旧金山Luggage Store艺术中心(2006)、意大利都灵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2006)、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2006)和广东美术馆(2003)等。
周瓒
诗人,批评家,译者,戏剧工作者,出版有诗集《松开》《哪吒的另一重生活》《周瓒诗选》,论著《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挣脱沉默之后》《当代中国诗歌批评史》,译有《吃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选)等。写作之余,参与诗歌剧场与帐篷剧场实践,为北京流火帐篷剧团成员。现居北京,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介绍
李静
李静,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