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活动活动预告

活动预告|“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系列论坛(二)

2022年9月24日(周六)

11:00-12:00

摄影工作坊——解码150位摄影家(1)

点评嘉宾:周邓燕、翟霖峰

观察员:那荣锟、房永法、魏帆、艾文浩

13:30-14:30

“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20世纪20-80年代摄影的人文实践”展特邀导览

主讲人:翟霖峰 (线上同步直播)

14:30-16:30

时空维度——“现实”的观念与语言

嘉宾:蔡涛、何小特、李松睿(排名按首字母拼音)

主持人:周邓燕

 

关于展览系列论坛

 

“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20世纪20—80年代摄影的人文实践”展再现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六十年间在中国摄影史中出现的现实主义实践。其中,现实主义超越了特定的对现实主义美学和形式特征的规约,也超越以艺术和现实二分法来区分于现代主义的现实主义,更非现实反映论式的现实主义。在这些实践中,摄影创作者以一种自觉的人文意识,与历史和现实展开对话,显示出其对现实的独特把握,对现实生活深层的摄影阐释和深刻的凝视表现。

 

自8月20日开展以来,我们已举办了“再谈‘文学性’”工作坊和“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系列论坛第一场“春消息——从1970年代末摄影中的诗与思想谈起”。文学界的资深学者、年青学人、摄影艺术家和评论家在各自的领域讨论历史与文本的互动关系,回顾创作主体介入历史和当下的立场和经验,也从跨学科、跨媒介的实践维度提出回应现实、参与现实的理论思辨和形式创新的新议题。

 

摄影工作坊——解码150位摄影家

 

在系列论坛的第二场,我们将首先邀请资深影像藏家翟霖峰 先生以1930年代创刊的摄影杂志《飞鹰》为案例,分享他的摄影师研究的方法论,对民国时期的摄影师进行解码。翟霖峰将从他对民国老照片的兴趣谈起,分享其学习、积累相关知识的途径和构建知识库的方法。同时,他将谈及《飞鹰》之于民国摄影师、摄影活动、摄影审美建构的影响,以及对于今天理解民国老照片的意义。在工作坊的后半,我们还将开展现场问答,由观察员们针对民国的摄影师提出问题,点评嘉宾翟霖峰和周邓燕以具体的案例回应。

 

工作坊结束后,我们将特邀翟霖峰老师于下午一点半为“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展导览,并进行线上直播。

 

时空维度——“现实”的观念与语言

 

下午我们将邀请艺术史学者蔡涛、策展人和研究者何小特、文学评论家李松睿 三位老师,深入具体的作品分析,讲述创作者个体实践与历史时刻,展开有关现实生活的观念、语言探索和艺术价值的跨媒介讨论。

 

在论坛中,蔡涛 将从民国现代美术社团决澜社成员杨秋人在1940年代中期的一篇关于符罗飞的画评谈起。符罗飞的人生传奇跌宕,被称为是“中国的高尔基式的人物”。蔡涛将从画评中“自然而有现实感”这句评价切入,分享他对四十年代现实观念的理解。何小特 将以版画家黄新波的战时经历和作品为例,结合当时左翼文艺与新木刻运动背景,探讨战时艺术家的集体现实与个人现实、文化主体认同和艺术家个人心性表达的关系。李松睿 将引入时间的维度探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理解的生活与现实,通过类比胶片时代的摄影瞬间和被锚定在某个时间点上的文艺作品所创造的世界,质询当现实发展与政策文件发生龃龉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是否会遭遇精神危机和艺术价值损害。

 

关于活动嘉宾

 

翟霖峰

1992年生,摄影收藏家,中国摄影史研究者。主要收藏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摄影史重要摄影家的经典作品。从2014年入藏第一件作品至今,收藏了刘旭沧、吴中行、金石声、叶六如、张景琠、吴寅伯、张印泉、卢施福、敖恩洪、薛子江、梁祖德、蔡俊三、吴印咸、沙飞、郑景康、黄翔等摄影名家的代表作品及相关文献。其中包括:吴中行《归牧》、刘旭沧《红玫碧盏》、金石声《自拍像》、张印泉《力挽狂澜》、敖恩洪《漓江翠竹》、薛子江《圆润净洁》《春泛嘉陵江》、梁祖德《童狮》《给娃娃洗衣服》、吴印咸《艰苦创业》《南泥湾》、郑景康《孙维世》、沙飞《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黄翔《梦笔生花》等摄影原作。

 

蔡涛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教授,曾供职于广东美术馆。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与策展工作。策划的展览包括“浮游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1930年代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美术展”(2007年)、 “广州摄影双年展”(2009)、“南国:谭华牧的画日记”展览(2018年)。2010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外籍聘用研究员(京都国立博物馆驻馆研究员),2011年度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何小特

硕士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专业。曾任职于广东美术馆研究部,现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研究展览部主任,主要策展与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策划有“广东民间美术生态考察展·粤东篇”(2008)、“黄新波百年艺术纪念系列展”(2017,与胡斌合作)、“向海洋——广州美术学院藏20世纪50—70年代‘海洋建设’主题作品展”(2019)、“白咬着黑——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现代版画会”(2019)、“现实话语与象征秩序——沙飞摄影展”(2022)等展览。

 

李松睿

1983年生于北京,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研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专著《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文学的时代印痕》《时代的面影》;译著《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柏拉图的〈高尔吉亚〉和〈斐德若〉》(合译);编著《太阳社小说选》(合编)。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重要报刊发表各类文章百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摘编。

 

关于主持人

 

周邓燕

摄影史学者,获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艺术史系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她是《影像中国 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 石少华》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办公室”口述史料集(1972-1978)》的主编,近年文论发表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学研究》《当代电影》《泛亚摄影评论》和《摄影》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曾获美国宾汉姆顿大学杰出博士毕业论文奖(2016)、啄木鸟杯第五届中国文艺评论优秀文章(2020)、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博士研究生项目奖学金(2009-2013)、美国休斯顿艺术博物馆亚历山大奖(2014-2015)等。

Museum Seni Luar Dalam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