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北京中间美术馆通过艺术家王友身与央美摄影协会同学关于“清洗”活动的对谈、“观念表述——从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观念艺术实验”座谈会及纪录片《旅程》放映会这三场活动,为5个月的“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展览画上句点。
在上午的对谈中,艺术家王友身和参与“清洗文化符码”艺术项目的央美摄影协会小组代表成员们针对“清洗”项目中的创作故事及想法进行了交流。
下午两点的观念艺术座谈会上,我们邀请了艺术家王鲁炎、王友身、刘鼎一同参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陈晓阳主持。王友身分享他90年代在北青报中发起的协作艺术活动来展现对于“观念”的思考;王鲁炎通过参与的新刻度小组作为自身对中国80年代观念艺术的回溯;刘鼎则由他进入艺术语境的90年代谈起,与80年代的艺术氛围进行对比,并与王友身、王鲁炎一起对新世纪的中国艺术实践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下午四点的纪录片《旅程》放映会上,艺术家王友身和导演张自立从各自的角度再一次回顾了“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展览从筹备到实现,并分享了他们在这几个月展览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8月7日(周日)
11:00-12:00
嘉宾:王友身、央美学生摄影协会小组成员
上午,中间美术馆联合央美学生社团IMAD摄影誌(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央美摄协(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惠印社(中央美术学院望京校区)共24名同学,于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了第一场展览闭幕活动:照片清洗活动对谈。
此次对谈活动即围绕学生投稿的摄影作品展开,分为作品展示、分享创作思路、艺术家点评与交流提问四个环节。在分享环节中, IMAD摄影誌的社长张骏泽同学通过视频和幻灯片展示了同学们“清洗”活动的最终效果,还有12名同学分享了他们拍摄照片背后的故事、对摄影观念的思考、对“清洗”手法的理解等。对此,艺术家王友身作为前辈结合学生们的专业及其在央美学习、发起社团的个人经历,对同学们在大学中的学习、生活和艺术创作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建议。
之后的交流环节中,王友身详细回答了央美学生的提问。他表示,选择摄影作为自己的创作媒介受到过美院师友的影响,也与个人爱好有关;他会以一视同仁的开放态度对待各种媒介,手工时代的摄影技术则是他偏爱的表达方式之一。如今进入读图时代,数字技术也重塑了新一代青年对摄影技术的认知,丰富便捷的拍摄工具令拍摄前的思考减少,能产生观念的部分手工流程也被省去,同学们的作品引发了他的思考: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数码摄影实践,如何体现不同于80年代手工清洗胶片摄影的媒介独特性?此次交流也极大深化了同学们对展览乃至摄影艺术的理解。
8月7日(周日)
14:00-16:00
嘉宾:王鲁炎、王友身、刘鼎
主持人:陈晓阳
下午,闭幕式系列活动的第二场:“文化符码”闭幕式活动“观念表述——从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观念艺术实验”座谈会准时开始。艺术家王鲁炎、王友身、刘鼎分别发言,一同对1980年代后期开始涌现的观念艺术实践及其在1990年代的发展和今天的现状进行分享和讨论。王友身分享他90年代在北京青年报中发起的“(博缘华)艺术室内设计方案邀请展”等多个集体艺术活动,来展现艺术家们在80年代的实践中对于“观念”的思考;王鲁炎则详细介绍他所参与的新刻度小组对于“取消个性”这一艺术观念的缘起、探索、变化到解散,作为自身对中国80年代观念艺术的回溯;刘鼎则由他进入艺术语境的90年代谈起,与80年代的艺术氛围进行对比,并与王友身、王鲁炎一起对当下的中国艺术实践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主持人陈晓阳教授在讲座开始时回顾了中间美术馆近几年的展览实践,从全球乃至某一城市、区域或个案等多个视角出发取样,深入发掘艺术史中被遮蔽的事件和个人,展现艺术家在上世纪面对多种艺术思潮和艺术运动中的思想转变,为当下带来更多的反思;而王友身的本次展览作为一种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中个案的采样,展现了一种“不浪费”和“物尽其用”的创作生态,这与人类学田野调查中对剩余材料的态度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这些材料往往蕴含着更深层的信息,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今天的谈话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80-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这三个时间段中,艺术家的创作面对着什么问题,又是如何影响到我们当下的艺术。
艺术家王友身的演讲主题为“可协作”,按时间顺序为观众生动展现了他在整个90年代参与和组织的艺术现场。他将自己的分享作为王鲁炎和刘鼎承上启下的一个引子和衔接,首次公开了很多一手文献资料,来展现他以合作为主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伴随着90年代社会文化环境的的几次转变,他逐渐开始以北青报为平台,自觉地和艺术界、媒体界的同行共同组织、参与和策划艺术活动,而实验艺术与观念艺术也逐渐形成了愈发清楚的脉络。在大量的资料中,当下的我们也得以一瞥当时中国社会和艺术界的面貌。
在对于90年代艺术实践的梳理中,王友身着重向我们介绍了两个艺术项目,包括:北京青年报刊登的“(博缘华)1994艺术室内设计方案邀请展”及《中国当代艺术家工作计划》出版。王友身本次详细的介绍了12位艺术家的设计理念以及后续实物的实施,如顾德新“家庭酒吧”对于电脑3D技术的尝试,李永斌“温暖家庭“对于城市中人造物与温暖情感的链接,王鲁炎“连体循环系统”方案的不可实施与试验性等等。而白皮书在筹备过程中与艺术家的往来的草稿、书信和笔记都让我们一窥在那个交通与技术都远不及当下的年代里,艺术家的严谨和热情。
艺术家王友身重视和强调对于现场的参与和把握在观念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他在90年代的各种尝试与努力,让九十年代的艺术家们找到了得以沟通交流的平台,使他们创新的尝试和对于艺术的思考不断影响到当时的艺术家和普通人,这些思想甚至仍在影响着我们。我们能够看到很多90年代观念艺术家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和交流,艺术家王友身不仅仅作为一个实践者,也作为一个组织者、记录者,留存丰富的素材,使90年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不断延续。
艺术家王鲁炎则以自己参与的“新刻度小组“为主题,首先区别了中国80年代以来的观念艺术与西方60年代的“观念”艺术,二者从思维模式、价值观和工作方法上都有较大的差异。王鲁炎没有从学术角度为我们介绍新刻度小组的工作,而是从艺术家作为一个“人”的角度,从小组成员的性格、经历和工作生活中侧写的新刻度小组的发展过程,在这些具体的事件中感受艺术家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
新刻度小组的成立实际上由非理性出发——艺术家顾德新因为在人体写生时为追求极致准确的形体而产生了“人体测量”的工作方法。而在小组工作的过程中,从“人体测量”到“测量”,到对数学意义的点进行测量,小组做出了静态测量解析仪,逐渐转向了纯理性的探讨。而在几位艺术家进一步的讨论中,小组的核心概念诞生了:取消个性。现代艺术是不断对既有存在产生质疑、打碎和再重建的过程,已有的艺术作品一直在艺术家的个性前提下出发,没有将艺术家的个性排除在外;通过选择数学演算的方式,新刻度小组通过三人讨论、计算、不断的校对制定了一套演算规则:任何人只要进入到这套规则中,最终得出的结果永远是一样的并且取消个性的。
为了百分之百的摒弃个性,以及避免观众将作品纳入到既有经验之中,在展览方式上,新刻度小组取消了架上展示,用适合阅读的大小制作书籍,将观众变为读者;甚至不仅仅是在完成物上与既有艺术有所区别,新刻度小组更加强调从创作意识和思维上就和其他人有所区别。令人会心一笑的例子就是在89大展上,小组成员约定了禁止长发、留胡子、要穿干净衣服,抹头油,和当年集中了呐喊、暴力的“非理性”现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新刻度小组的实践中伴随的关键词除了取消个性一直都是“分歧”:有艺术家认为艺术无法摒弃主观性和情感表达而退出;因为有成员认为个性无法被取消而停滞工作;然而正是这些分歧让大家在小组内“和”与“同”的部分得到了最大发挥。在1995年,小组成员以2比1的投票结果解散了新刻度小组,并销毁了所有手稿。这种自我毁灭令它自身完成了自己的真正价值,取消一切最终取消自己,以解散诠释了小组的创作逻辑。
王鲁炎如今在提到当年一些讨论细节的时候依旧形容的绘声绘色,我们足以从艺术家的口述中感受到,观念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实物,它可以是一种理念,可以是一种交流,它将创作的重要性由最后一步挪到了第一步,甚至延长到了整个人生之中。
艺术家兼策展人刘鼎根据自己策展和创作的经历,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分享了他对于中国观念艺术流变的思考。在他开始艺术实践的时候是90年代后期,这个时期中国的观念艺术开始与世界艺术语境同频,观念在国内的艺术环境中也变得格外重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90年代末期新一代的艺术家出现了一种集体焦虑的状态,同时观念艺术也变得僵化;这种状态令他们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应对前20年的艺术遗产,从而诞生了暴力、艳俗艺术。
同时刘鼎也对王鲁炎介绍的新刻度小组进行了语境的补充,即80年代末期的人文热情已经达到一个顶点,人们开始觉得疲惫,需要重新回归到一种理性的状态中,涌现了丁乙、王广义、张培力等一批艺术家在创作中抹除了情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中国观念艺术自然不同于西方60年代的观念艺术,而更偏向哲学的、后现代纯净的理性精神,艺术家们的尝试更偏向于开放性的实验,这种例外状态与90年代后期僵化的观念艺术相比,是在诉说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刘鼎还提到对于石冲、新刻度小组、王友身等艺术家工作的再认知能够让我们了解到90年代前后的早期当代艺术创作对之后2000年乃至当下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对于理解艺术创作空间的拓展有很大启发,进一步认知在关于艺术史的研究中,艺术创作是无法用一个时段的概念进行单一理解的。
陈晓阳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提出对于90年代观念艺术僵化庸俗化的状况,是因为市场的干扰令观念艺术脱离了艺术家提出自身问题的语境,成为了可以大批量生产的“点子”艺术,观念从目的降格成一种方法。因为她的美院教学身份,她了解在当下的学院教学中,观念艺术没有被系统的容纳和介绍。今天的讲座将她读书时碎片化的现场体验衔接起来,也让她想到,如何将正在发生的艺术实践带入教学资源这一更大的挑战。
8月7日(周日)
16:15-17:15
嘉宾:王友身、张自立
主持人:管陶然
座谈会后,中间美术馆放映了记录“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展览缘起、筹备到实现的纪录片《旅程》;艺术家王友身、导演张自立也在映后就影片与展览进行了交流。
在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中,艺术家王友身与中间美术馆团队在线上线下多次沟通策展思路和展陈方式,紧密合作,共同呈现了一个高质量的展览。影片不仅忠实记录了展览从构思、策划到实现和展期遭遇数次闭馆的全过程,更承载并彰显出策展人、艺术家、导演乃至技术人员间相互联结,彼此信任和共同协作的情谊与精神。
从一开始的自发记录到时长40分钟的自觉创作,纪录片《旅程》凝结了张自立导演及其团队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此次闭幕式播放的第十版对比7月2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播放的第七版也更加成熟、完善。拍摄过程中张自立导演融入艺术家及策展团队,成为了其中空气一般自然的存在,因此镜头中的旅程得以更加真实,也更具有温度。虽然展览的旅程结束了,但艺术家的旅程仍将继续,作为记录艺术家创作旅程的宝贵文献,纪录片自身的旅程也将继续下去。
艺术家王友身对这份影像记录极为满意,他向张自立导演及美术馆团队所有辛勤投入展览的同事表达了感谢。通过影片回顾过展览从无到有,从始至终的旅程后,王友身表示这几个月的工作不仅是属于展览的精彩旅程,也是属于他人生的重要阶段,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和对于过去工作的梳理,是自己艺术家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若干年后,此次旅程的记忆必将是令人难以忘怀而感动的。在闭幕式活动全部结束后,与会艺术家、嘉宾和观众一起在“文化符码——王友身的展览”前言墙处合影,为本周日的闭幕式画上一个温暖的节点。展览将会闭幕,但我们的旅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撰文:章芷洲 那荣锟
摄影:房永法 张骏泽
编辑:易若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