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活动活动回顾

活动回顾|新书发布:《艺术与它的世界》x 中间实践

2021年11月30日,中间美术馆与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的“Afterall展览史系列”编辑部共同举办了“Afterall展览史系列”最新文集《艺术与它的世界(Art and Its Worlds)》线上新书发布活动。活动由中间美术馆助理策展人黄文珑与策展助理周博雅共同主持,对话“Afterall展览史系列”编辑部的查尔斯·埃舍,大卫·莫里斯,露西·斯蒂兹与蔡宝贤,就中间美术馆呈现该系列出版物的中间实践展览与编辑部十年以来在展览史领域的持续研究展开交流和探讨,从众多公共艺术机构的过往实践中,寻找反思和批判当下艺术展览在艺术生态中扮演角色的理论基础。欢迎在Central Saint Martins Youtube频道中观看本次线上新书发布的活动回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FXifGTSC0&t=1906s

 


《艺术与它的世界》

 

活动开始,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首先致辞,她提到自己是“Afterall展览史系列”的忠实读者,也为系列丛书中于2020年发布的《不合作的共存:2000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展览》撰写了文章。她认为在此刻向中国观众介绍“Afterall展览史系列”的研究是被一种反思中国艺术界展览的迫切性所驱使的。在这个被“文化产业”的逻辑侵袭的艺术世界中,美术馆的实践也逐渐由市场标准所统治和误导。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往往缺失了对展览内容,策展视野的丰富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另一方面,我们此刻也缺少一种对于中国艺术史发展更细微的、尚未被主流叙述遮蔽的理解。中间美术馆一向努力在策展实践上贡献自身的研究,并邀请更多研究者的声音加入进来,反思、丰富当下的艺术实践。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邀请到“Afterall展览史系列”编辑部与我们一同对话。

 


“Afterall展览史系列”项目负责人露西·斯蒂兹与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

 

“Afterall展览史系列”项目负责人露西·斯蒂兹则向观众介绍了《艺术与它的世界》这本文集的构成——33位写作者,包括艺术史学家、艺术家及策展人等,为本书撰写了不同主题的文章。其中,一些文章曾在Afterall杂志中有过发表,而另一些新委任的文章则关注到发生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区域的艺术实践。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三大章节,首先是“艺术全球化?(Making Art Global?)”,该主题之所以带有问号是因为他们一直在探索本土艺术和全球艺术是如何达成在不同时空的相互沟通的,而“全球艺术”又是否真的可能面向所有观众呢?其次是“艺术家/策展人/其他?(Artist/Curators/Other?)”,该主题下的文章考虑了展览中不同角色的区分和相互靠近。最后的“机构历史?(Institutional Histories?)”主题则探索了让艺术公众化的不同可能结构,例如当一些展览变成了更为长期的项目。斯蒂兹强调,她们在出版每本书的时候,都会重新思考什么是“展览史”,是展览中不同层面的交叉最令展览史研究者们感兴趣。

 


中间实践展览“Afterall展览史系列与它的世界”

 

之后,该展览的策展人黄文珑和周博雅为观众做了中间美术馆正在展出的中间实践展览“Afterall展览史系列与它的世界”线上导览。“Afterall展览史系列”编辑部也在线上播放了埃塞·奥图布拍摄的关于第二届世界黑人与非洲艺术文化节(FESTAC 77)的短片:“FESTAC 与尔哈博尔·埃莫佩”。短片记述了尼日利亚艺术家、电影导演尔哈博尔·埃莫佩对FESTAC 77在活动视觉设计上的贡献,包括他如何从埃多(Edo)文化中汲取灵感设计大会海报、主持国家艺术剧院的建设等等。奥图布曾有过学习中文的经验,她在朋友的帮助下特意为本次活动的放映制作了视频的中文字幕。这对她来说也是一次转译自身文化的实践。

 


线上对谈现场

 

接下来则进入到编辑部问答的环节。露西·斯蒂兹进一步解释了《艺术与它的世界》的结构——编辑部的成员们在十年前开启研究之时,并未假定“展览史”究竟是什么。而当她们对自己这十年的工作重新进行回顾时,才发现他们在探讨即为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全球艺术是如何可能、或说在展览中被调动的?谁又在制作、生产展览,并做了怎样的展览实验?考虑到例如前苏联的“公寓艺术小组(APT ART)”“清迈社会装置(Chiang Mai Social Installation)”等“半机构半展览”实践团体的出现,展览与机构的关系又是什么?这一文集中的文章即是围绕着这些问题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当被询问她会推荐“展览史系列”的哪一本出版物时,斯蒂兹提到《艺术与它的世界》可以是了解“什么是展览史研究”等一系列问题的起始点,读者可以自由地从中找到自身感兴趣的方向。除此之外,她也会推荐《不合作的共存:2000年的上海当代艺术展览》,这本书回访了2000年的上海当代艺术机构展览,围绕这些展览发生的事件及讨论也构成了当下中国艺术生态的前景。

 

查尔斯·埃舍则就“展览史”研究如何与当下发生联系作出了回应。他认为,当今的艺术世界已进入到一个坚固的、令人担忧的商业体系之中,而“展览史系列”企图追溯艺术世界一体化的时刻,从早期在西欧、北美等处于艺术世界中心的地区举办的展览出发,到考察他们和艺术世界其他部分的关系。这些主流展览得到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与商业体系的关系极为紧密,但在展览史上的重要性却值得怀疑。这样的疑问也驱使着他们去研究其他公共机构的历史,尤其是那些非商业目的的机构,是如何脱离商业体系存活,并在与社会沟通的过程中找到自身发展的一席之地的。所以,“Afterall展览史系列”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分离——将一些案例与我们习惯的商业化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展览分开,去考察艺术在特定的语境中意味着什么。

 

大卫·莫里斯与蔡宝贤从“回访(Revisitation)”和“多重声音(Polyvocality)”这两个出现在《艺术与它的世界》前言中的关键词入手,回顾了他们的工作。莫里斯谈到,“回访”和“多重声音”是他们去了解历史展览的工作基础,例如《从艺术家到艺术家:清迈独立艺术节 1992-98 (Artist-to-Artist: Independent Art Festivals in Chiang Mai 1992–98)》这本书非常依赖于口述史的记录,并从来自不同在场者的传闻及回忆中重新搭建出九十年代的泰国艺术现场。蔡宝贤也提到她在为新书撰写文章的时候,会不断思考如何打开人们对于历史的想象,感知彼时的在场。例如她恰好是在疫情期间准备“女性宣言(Womanifesto)”一文写作的。她在翻阅文献时候持续想像,发生在本世纪初的“女性宣言”集会又怎样启发了当下相互隔离的我们对于“一同(togetherness)”这一概念的思考?

 

对于“展览史”研究究竟是什么的问题,露西·斯蒂兹再次强调,“展览史”是一个领域(field)而非学科(discipline)。比如在研究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时,他们在意的不是应该采取何种全球视野去看待这个展览写入艺术史的部分,而是考察在不同的场景下艺术家、策展人是如何展现不同的主题。大卫·莫里斯补充到,做展览史的研究不会预置某些阐释体系,而是进入到展览本身的观察之中。当他们在做这本选集的时候,也会考虑历史文本链接当下的迫切性——尽管疫情后艺术界的状况也在持续发生着变化,选入的历史文本所讨论的问题仍然是非常相关的。

 

查尔斯·埃舍也从自身策展人的身份出发分享了他对于艺术机构角色转变的思考。他的工作涉及到频繁协调艺术家、收藏家和机构之间的关系。而这个过程也让他意识到,策展人的角色相比于20世纪90年代,在现今更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不断追问什么才是真正的面向公众,并探索艺术机构在艺术生态的角色——如何才能打破封闭的系统,更好地与开放社会进行沟通。艺术机构在当下迎来了这个显著的、作为“教育者”的转变:它必须明白自身的公共职能。

 

中间美术馆中间实践展览“Afterall展览史系列与它的世界”将持续展出至2022年2月27日,我们欢迎大家的参观和讨论。

撰文:周博雅
排版:周博雅

Museum Seni Luar Dalam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