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卢迎华博士参与了机构案例报告单元的对话。她分享了她对于中间美术馆作为一个思考和创作的实践主体的构想。以近期中间美术馆举办的两个相互补充的展览为案例,她呈现了我们如何借助展览的策划充分展开对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艺术创作思想背景及特征的探讨。我们主展馆的展览“巨浪与余音——重访1987年前后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以1987年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中一个可以被问题化的时间节点,重新检视了1980年代前后,中国艺术家与艺术家群体的实践经验和思想资源是如何被庞杂的现实所转化、吸收、稀释,甚至建构,形成各种艺术的表达方式的。同时,在主展览后期,中间美术馆在798艺术区D10临时空间举办了主展览的延伸展“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该展览延续了对于1980年代实验性创作的关切,选取来自韩国、日本、菲律宾、波兰、南斯拉夫、前苏联俄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艺术家的影像作品,考察“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不同地区在各自不同的境况下,呈现出的一些具有共时性的精神风貌和艺术倾向。以这种互补展览的方式,我们深化了重返1980年代艺术思想现场这一实践,拓宽讨论范围,呈现出一以贯之的关注。
在与德国美术馆与会者们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何更大程度上吸引观众到美术馆中去是一个普遍存在、并令美术馆从业者焦虑的问题。对于部分具有国家馆藏的德国国立美术馆而言,每年的参观人数构成他们是否能得到足够的财政补贴的评价标准。在我们呈现机构案例的讨论中,也有巴登-巴登国立美术馆的同行提问到,中间美术馆作为一个研究导向的民营美术馆,如何才能可持续地发展自身。卢迎华博士回答到,这个问题于我们而言也并没有确切答案。但既然我们相信我们工作的这种方式具有它的重要性,那就应当坚持做下去。它的可持续性也许不在于一种实体,而在于一种思想的蔓延。她同时指出,这些量化的行政指标过于简单粗暴,并不一定适合对于艺术机构的考量。我们应该重思艺术机构对于资本和体制的过度依赖。
另外我们也观察到,中德美术馆在各自的机构介绍中,除了呈现国际性的合作之外,也更多地强调其美术馆的在地性、其与所在社区的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既包括策划展览主题上对于所处地区的关注,也在于组织形式愈发丰富、公众参与度愈高的项目。而理解身处的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以及如何清晰地表述我们自身历史的反思也是中间美术馆一直的努力。“中国作为问题”系列讲座及出版物即为企图考察“中国”这一概念背后的具体经验的学者和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我们很珍惜这次与中德同行交流的机会,为期三天的线上会议也加深了我们对德国美术馆行业以及中国同行机构实践的了解。中间美术馆在专注于考察中国当代艺术与思想的历史经验的同时,也期望能保持全球性的交往与交流。我们相信通过与来自不同背景的机构、个人对话,我们也能更好地认知自身。正如会议中所提到的,如今,公共兴趣也在往其他方向转移,如何平衡美术馆自身在学术研究上的追求,又同时能向它的观众打开一个反观自身的窗口,使公众接触到更为实验性的、前沿的、具有启发性的艺术创作,将会是我们持续关注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