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读书会2:赵川《激进艺术小史》回顾丨上海艺术故事
2021年1月31日,北京中间美术馆与AP Project联合策划的“中间读书会”第二期活动举办,本次读书会选择赵川的《激进艺术小史》为研究对象。作者赵川、“巨浪与余音”策展人之一卢迎华、助理策展人黄文珑、孙杲睿、访问策展人刘语丝、张理耕,AP Project发起者印帅、上海复·刊空间负责人杨蒨,以及各位参与者通过线下或网络连线展开讨论。
读书会提前向读者提供《激进艺术小史》的阅读材料,邀请、鼓励参与者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提出问题,作者赵川也就成书历程、创作动机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中间美术馆策展团队也与大家分享了展览“巨浪与余音”研究筹备过程中与本书内容的相遇。
读书会现场
什么是“激进艺术”?
读书会首先就本书的题目中的“激进艺术”展开了讨论。赵川在导言中从鲁迅的拿来主义入手,阐述了“现代”、“先锋”、“前卫”等西方词汇进入中文语境的原因与问题。“要么容易引来简单误读”,“要么难以自辩身份”,因此赵川尝试以上海为立足点,用“激进”一词对艺术家工作意义重新挖掘和厘定。这种“激进主义”的基础仍然是理性主义,在对自身思想束缚的反抗和西方现代性想象的中,它表现了一种与身处的正统对决并且积极寻求解放的渴望。
在艺术系统语言之中,这种斗争却带有一丝浪漫主义色彩,中国视觉艺术发展长期受到苏联写实主义为支撑的“正统模式”的压制,这种正统同时与意识形态批判挂钩。“抽象艺术”因而成为了摆脱自身的束缚,对新中国美术“正统”意识的一次冲击。上海,恰恰因为其历史文化因素和务实的性格,形成了独特的抽象艺术风格,也转变成通往个人解放和消解政治对抗的手段。
上海的 “野”
开埠以来,上海在现代文明影响下,逐渐形成处在中西文化交汇、远离中心、独自发展的文化氛围。“六人联展”、“十人画展”等实践中,“野”变成了上海绘画圈子里另一个特殊词汇,不仅指代行动粗放、个性强和不受拘束的艺术作风,多偏重于画面形式,有时也指艺术家性格。”这种特殊的性格,又与在边缘上冲刺,置身于不安稳的叛逆处境中的“激进主义”结合在一起,在根本上改变了艺术创作的观念。
更有趣的是,在不完善的艺术系统与区一级的美术馆、高等院校等等逐步开放的社会空间和资源的不平衡中,艺术家个体主动地承担了机构的职责,组织作品分析,工作室走访,与国外(东北亚地区)策展人艺术家频繁往来,进行研讨。这为上海在90年代中后期的艺术市场系统发展奠定了基础。
“还原艺术家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
相比于传统历史书写大量的摘录和引用,《激进艺术小史》节奏上流畅,一气呵成,给人一种在阅读戏剧剧本的感受,而不是对于艺术家和创作生硬地描述与解释。例如贯穿本书的艺术家余友涵,成为了阅读的线索,通过对余友涵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绘画创作历程的描绘,即是向读者展现出了一位艺术家思想如何改变,逐步调整自己,突破自己完成艺术创作,也以像余友涵这样活跃在上海艺术界中的人物网状发展,将其他艺术家、艺术活动串联在一起。
同时,赵川通过走访艺术家,与他们交谈,尝试还原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艺术家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因此,再次以余友涵为例,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因为画“毛”而成名,被固定在“后89”展览里的余友涵,或者对绘画作品意义的解释,而是着重描绘了一位去陈箴工作室交流参考,借书帮助青年丁乙的余友涵。
读书会现场
历史观与历史意识
赵川同时向读者分享了他的写作历程。赵川表示,写书的初衷源自于他感觉到文化界、思想界的叙述中历史观的摇摆或缺失。艺术史的写作并非简单地史料堆叠陈述,而是需要作者具备一套历史观、一种独特的切近视野。《激进艺术小史》与赵川另一本出版图书《上海抽象故事》有着紧密的联系,90年代末从海外归来的赵川,重新与艺术家老朋友联系,进行采访走访艺术家的工作室,通过自己“行走”者的身份,在历史事件与历史解读中勾勒出以“上海”为视角的“小史”。
线上参与的AP Project发起者印帅、《激进艺术小史》作者赵川、上海复·刊空间负责人杨蒨
将《激进艺术小史》与第一期阅读的图书《绘画新潮》相比,可以发现张蔷在《绘画新潮》中,以长者的身份对全国各地的实践进行阐述,赵川在《激进艺术小史》总结个人的经历与同龄人的叙述尝试勾勒以上海为例的艺术环境,尽管两位作者出发点(成书原因),所处的位置角度(工作位置),都有所不同,但两人对于艺术、思想、历史的发展都具有统一的历史观:两人笔下的80年代中国艺术面貌不单停留在对几个“关键词汇”的表面含义,也不仅是英雄榜式的停留在几位“重要艺术家”的线性描述,随着政治形势,社会空间的不断变化,艺术家的思想,心理,创作,与人交流的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多样性的发展也构成了一个维度丰富的历史场面。
写作与创作
赵川不仅是80年代上海艺术发展的见证者和书写者,同时也是80年代上海“M艺术群体”成员。今日重读《激进艺术小史》我们便会发觉它就像赵川的自我宣言。在本书中,他的精神取向表现得相当明确。直至现在,赵川的实践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张力和激进的精神。
赵川的在书中的手法也和“巨浪与余音”展产生着呼应。对某位艺术家创作的界定和判断并非单纯地取决于其风格和样式。作为研究者的我们更愿意探求整个时代阶段背后深层的历史动机,探明艺术家究竟处于什么社会关系中,他们又是为何选择了这样的语言来创作。对艺术家工作的辨识应当将其放回其发生的语境中来观看。
AP Project(艺术家研究出版计划)致力于创建一个面向研究型艺术家或艺术项目,进行文献出版、视觉展陈及作品收藏的平台,内容涵盖当代艺术家的研究与艺术实践,展陈研究与设计,艺术史中的出版物、艺术家写作、杂志、报刊、艺术家书籍。我们希望可以通过邀请艺术家进行创作,以不局限于出版物本身的展陈方式,通过实践,为推动研究视觉文化语言的研究。
同时“Artist Publishing Project”(AP Project)在意大利注册出版品牌,继续推进研究型项目。
撰文:印帅
编辑:张理耕
校对排版:孙杲睿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