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活动活动回顾

中间读书会1:张蔷《绘画新潮》 回顾|重访鲜活的书写现场

中间读书会由中间美术馆和AP Project联合举办。即将开始的系列读书会将结合“巨浪与余音”展的内容,围绕着80年代艺术史家、美术评论者的话语实践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及分享。同时,在形式上,我们意在邀约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观察者参与到每一期的读书会现场,从而多维度地对1980年代中后期的艺术话语进行“重访”。

 

12月27日上午,第一期中间读书会在美术馆办公区举办,“巨浪与余音”策展人之一卢迎华、助理策展人黄文珑、孙杲睿、访问策展人刘语丝、张理耕线下参与,AP Project发起者印帅、策展人杨天歌、杨紫网络连线进行讨论。参与者首先围绕着《绘画新潮》一书谈了个人的阅读感受。

 

左起:张理耕、黄文珑、刘语丝、卢迎华

 

随着讨论逐渐深入,问题愈发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绘画新潮》作者张蔷先生的个人经历对他写作的影响。这部分主要围绕着他所接受的美术史美术理论教育及实施的教学活动展开,辨析了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张蔷所经历的时代剧变及多样的思想资源。

 

张蔷先生本专攻中国美术史中的宋画研究,他的著史叙述强调理论和史实相结合,并对现象进行动态的观察。张蔷提出“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的记述要求——而此番辩证的、趋近于客观性的要求其背后究竟是何种历史观?

 

第二,具体史实方面的分析。《绘画新潮》上半部分对于1979年至1980年代中期的艺术活动、群体及个人创作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这些细节补充并修正着“巨浪与余音”展中的内容。

 

例如,他对“北方艺术群体”所谓理性的解读和批评,对中西部地区现代美术发展状况的介绍。尤为特殊的是,当时已经步入中年的张蔷以包容的心态接纳、介绍“新潮”,却没有将“新潮”局限于青年群体的实践。他反对以年龄段区分老中青不同群体的实践,所以在书中他也记录下了中老代的艺术家在那个激荡年代中的新实践。特别是“半截子”亦引起了读书会参与者的共同兴趣。

 

第三,本书行文风格的流畅、自然。《绘画新潮》极其“易读”。这种“易”并非是简单,而是话语叙述之流畅带来的感受。反观今日之艺术“写作者”,他们往往为读者制造了一个理论、句法的迷宫,却无法让读者了解到作者真正的判断和问题意识。张蔷流畅的、平实的行文或许令今天大量阅读当代艺术批评的读者感到些许不适应。张蔷亦在书中谈及他的批评观,他就是要以真诚和质朴打破晦涩话语的藩篱,向大众介绍艺术。

 

第四,问题意识。本书虽体量不大,但涉猎的问题颇为有前瞻性。读书会的后半程,我们主要围绕着书籍下篇的讨论。在《绘画新潮》下篇,张蔷聚焦于当时美术界现象背后的问题。他敏锐地观察到了艺术市场及艺术家职业化的可能性,还注意到艺术家短暂地组织起群体后便解体的深层动机,他还相当辩证地回应了“东西方”“新旧”“现代性”之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张蔷鼓励学术民主之风气,并将新潮美术作为一种民族国家美术之发展阶段来看待。他提出了“最后十五年”即1985至2000年乃至更长远的中国艺术发展的构想,他称之为“前现代艺术期”。

 

在讨论中,对问题的展开必将勾连出更多的难点。比如,书中对于所谓“激进”的艺术实践的记载包含了南方艺术家沙龙和池社,但为何没有将厦门达达、M艺术群体记述于书中?

 

张蔷为撰写《绘画新潮》一书所收集的有关青年创作活动的第一手资料,1986-1987

 

另外,张蔷为了写这本书致信收集了大量资料,但书中并未全部呈现,筛选背后的思考又有哪些?还有,张蔷后来旅居海外似乎远离了中国当代艺术更加狂飙突进的现场,今天的他又如何看待或重述80年代的新潮之激荡?

 

带着问题的重访令我们走入更为具体的现场。对上述问题的回应,除了张蔷先生本人是适合的回答主体,仍需我们去比较其他历史叙述方为可能。

 

所以,中间读书会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阅读赵川的《激进艺术小史》,以期通过关于“激进”的叙述再次切入80年代那个鲜活的现场当中。


AP Project(艺术家研究出版计划)致力于创建一个面向研究型艺术家或艺术项目,进行文献出版、视觉展陈及作品收藏的平台,内容涵盖当代艺术家的研究与艺术实践,展陈研究与设计,艺术史中的出版物、艺术家写作、杂志、报刊、艺术家书籍。我们希望可以通过邀请艺术家进行创作,以不局限于出版物本身的展陈方式,通过实践,为推动研究视觉文化语言的研究。
同时“Artist Publishing Project”(AP Project)在意大利注册出版品牌,继续推进研究型项目。

撰文:张理耕
编辑排版:孙杲睿

Museum Seni Luar Dalam 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