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聚焦|从民国相馆走出的人像摄影师
郑景康 / 朱天民创立的万象照相馆 / 许琦(图源网络)
摄影技术诞生以后,起初代替绘画作为肖像的呈现方式,而后才作为艺术形式在审美与概念方面得到应用。因此,人像可以说是摄影早期基本而广泛的题材。
从19世纪40年代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开始,到20世纪中叶,照相馆在城市各处不断开办,摄影一直为大众记录具体的人像。今天向大家分享的三位摄影师都有早期相馆、影馆的从业经历,他们扎实的摄影技术功底使他们在建国以后成为备受瞩目的人像摄影家。
郑景康
郑景康,1904年生人,父亲郑观应是晚清著名理论家、启蒙思想家、实业家,曾积极投身于洋务运动。良好的家庭环境使郑景康青年时期即拥有研习摄影的条件,1930年,他卖掉一笔父亲的遗产,在香港开设景康摄影室,专门从事人像摄影。1934年,郑景康在北平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他是国内较早能够举办个人影展的摄影家,题材包括风光、花卉、民俗与戏剧。这些题材贯穿了郑景康的摄影生涯,本次“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展览中,便展出了建国以后,郑景康为戏剧《万尼亚舅舅》拍摄的人像剧照之六。
郑景康,《万尼亚舅舅》剧照之六,1950年代,由翟霖峰惠允
摄影除了承载他的个人情趣,郑景康认为他背负了“宣传中国美丽的使命”,那时外国人看到的中国人都是“缠足女人,留着毛辫子的懦弱书生,容貌憔悴的女工,苦容满面生气毫无的劳动者,不文明的服装,无趣味的生活”,郑景康盼望通过他的镜头,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多样的风貌。
1938年初,郑景康决心离开香港的摄影室,到武汉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他担任了国民政府国际宣传处摄影室主任,拍摄了一系列记录日军侵华罪行的照片。1940年,他受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秘密招待,面见了周恩来与叶剑英。随后,他们一起离开重庆,前往延安。
郑景康一直在延安随军生活拍摄了五年。期间,1942年5月,领导人毛泽东亲临他的影展,给予了高度评价。1945年,他为毛泽东拍摄了第一张标准像,也是第一幅天安门所挂毛泽东画像的模版,绘制中画家周令钊更改了衣领处的细节,照片中敞开的衣领变成了庄严的闭合状态。
郑景康,毛泽东标准像,1945年(图源网络)
除了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叶剑英、林伯渠、任弼时等共产党领导人拍摄人像,郑景康还提出了开设摄影训练班,培养了大批摄影工作者,上期我们介绍的郎琦便在培训班里学习郑景康编撰的教材。
朱天民
作为我国早期成名的摄影家之一,朱天民也大力推动摄影技术与摄影教学的发展。他191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十三岁至十九岁期间,在浙江平湖晶华照相馆当学徒。后来为了开阔视野前往上海,先后在几家知名照相馆担任摄影师,比如万氏照相馆,由开创中国美术电影的万氏兄弟创办。
朱天民人像作品,由翟霖峰惠允
摄影家黄绍芬,1974(左)
题目不详,1970年代(右)
1941年,积累了经验的朱天民也创办了自己的照相馆:上海万象照相馆。他在从业期间研究出了属于自己的摄影办法,从电影用光中汲取灵感,将照相馆常用的固定光位替换成移动光位,为大家不同的脸型打造不同的光线,自此他拍摄的相片广受顾客青睐,分店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接二连三在上海虹口、南京西路成立;跟随朱天民学习的技师也数不胜数,甚至到老年,他还在竭力创办人像摄影函授学校,在各地往返奔波。
许琦
另一位摄影家许琦的作品以电影摄影为主,本次参展作品《阿诗玛》便是他与刘琼导演创作的同名故事片《阿诗玛》的剧照。许琦1917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因为家境贫困,自小跟随条件宽裕的大哥大嫂在上海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又辗转各地。
许琦,阿诗玛,1964,由陈伟惠允
1938年,迫于生计的许琦进入二哥许明所在的影片公司担任照相的洗印学徒,后来在一次其他摄影师跳槽的机会下,开始独立掌机。尽管第一次的拍摄不如人意,导演费穆甚至不愿意署名,但是许琦没有因此放弃,调整心态之后加入了中央电影摄影厂做新闻摄影师,拍摄了蒋介石拜谒中山陵。蒋介石观看后表示满意,想聘任许琦为随从摄影。
许琦拒绝了这个邀请,他计划继续深造学习。在听闻著名摄影师黄绍芬加入文华公司以后,许琦努力成为了黄绍芬的摄影助理。从文华公司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两人展开了长达四十余年的合作。
《不了情》海报,导演桑弧(图源网络)
许琦在文华公司拍摄的首部影片便是《不了情》,由张爱玲编剧。文华公司专门为许琦订阅了美国好莱坞出版的电影杂志,一直到1949年无法进口美国杂志为止。虽然这份难得引入的国际视野对许琦的创作帮助良多,但大部分的理论实践还需要靠他自己琢磨,譬如他将西方电影光的用法根据中国人与外国人相貌的不同而改进,变得更加本土化;在拍摄《阿诗玛》这种彩色影片之前,许琦还买了一台幻灯机,把拍出来的样片印出了21种不同的色调,反复比较才学会使用彩色柯达胶片。
人像摄影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主流题材,同摄影术本质的记录、纪实功能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之上,郑景康、朱天民、许琦等富有钻研精神的早期摄影家们持续挖掘着人像摄影作为艺术的发展道路,在中国的摄影史上留下无数动人的创作与宝贵资料。
编辑:朱雅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