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聚焦 | 郎琦:摄影背后的行动
郎琦,踏雪送医,1977,由翟霖峰惠允
今天向大家分享“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参展艺术家郎琦的作品。其中参展作品《踏雪送医》作为我们海报选用的照片之一,受到观众广泛的喜爱。
始于烽火连天的战场
如今摄影技术已经普及,走入千家万户,我们轻松通过按键便能得到一张电子相片。但是在四十年代,摄影技术刚刚传入中国,一台照相机往往赢得大家艳羡而好奇的目光,掌握摄影技术的人士更是非常稀少,需要许多资源学习,或者参与集中培训的班级。
1948年2月,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东北军区的部队决定抽调52名连排级年轻干部到哈尔滨学习摄影技术,21岁的郎琦因为在少年时候当过照相馆的学徒,成为了其中一员。
当时培训班的摄影教材内容便已经非常详细丰富,由郑景康编著。郑景康作为曾经的国民政府国际宣传处摄影室主任,不仅具有成熟的摄影经验,思想也比较进步,在1940年底奔赴延安,培养了大批革命摄影工作者。
教材《摄影讲话》,郑景康著
年轻的战士前往摄影培训班学习半年,并非为了陶冶身心,而是为了成为战地记者,扛起记录、宣传的任务。当时部队给郎琦配了一部苏联的卓尔基相机,由于买不到胶卷,需要用电影胶卷自己做胶卷。郎琦就是用这部“卓尔基”拍摄了辽西战役——东北的最后一次战役。
郎琦,拾粪的孩子,1948,农安(图源网络)
1951年,郎琦随军入朝作战,开启了两次赴朝的经历。在朝鲜战场上,郎琦的相机从最初的“卓尔基”换成了苏联基辅相机:一种折叠式、带皮腔的相机。虽然有些笨重,拍照的条件也很差,只能单纯依靠相机拍摄,根本没有望远镜头。不过已经比过去强了很多,此时的记者们终于有胶卷可以使用,不必再自己动手卷胶卷。
郎琦住过的防空洞,1951,朝鲜(图源网络)
1951年郎琦在朝鲜因车祸负伤,回国治疗。1951年末,他的身体方才恢复,立刻回到朝鲜战场。枪林弹雨一直陪伴他到1953年,一张“三等甲级”的伤残证迫使郎琦从朝鲜战场归来。随后,他在1953年12月转业到吉林工人画报社工作。
忠于生生不息的土地
1958年,郎琦参与创办吉林画报社。1959年,他第一次登上长白山,此行所拍摄的作品《沸腾的长白山》刊登在《吉林画报》1959年第一期。从此以后,郎琦开始了长久的长白山拍摄之旅。1980年,郎琦在长白山拍摄的《秋》在第32届新加披国际摄影展览会获得美国摄影学会颁发的金牌奖。
郎琦,山村小学,1977,由翟霖峰惠允
1985年,中央民委要出一系列少数民族画册,由郎琦担任这套画册的编委,也是吉林省卷的主编。为了出色完成这项任务,郎琦萌生了航拍长白山的想法。但是长白山地处国境线,10公里之内不许飞机起降,于是郎琦通过省政府分别给外交部和总参打报告,申请在最适宜拍摄的10月份拍摄一个月。
那个时候的航拍是真正的人力航拍。第一次拍摄定在10月16日,直升机从敦化起飞,郎琦坐在机舱门旁,舱门大敞。没有安全设备,他便将绳子绑在身体上,手持哈苏相机拍了几十张。10月30日,郎琦原本觉得拍得不错,但是没过瘾,想再拍一次。碰巧当时哈尔滨的林业部门也有航拍长白山的计划,但苦于没有许可,仍在踟蹰。郎琦听闻以后爽快地答应下来,甚至承诺道:“你们出飞机,我出证明。” 那天早上天气晴朗,但飞机起飞前出了个小麻烦,原沈阳军区不同意飞行。经过机构之间的争取,飞机延误到9点多才起飞,没想到正好赶上云雾升腾,拍摄效果反而绝佳,时机与气候成就了《云涌天池》这幅作品。
郎琦,云涌天池,摄于1985年10月(图源网络)
郎琦对家乡的热爱,使他长久地挖掘、拍摄长白山之美。在人迹罕至的长白山密林,他拍摄了许多他人甚至不曾见过的独特风景。从硝烟弥漫的两军交锋,到平静瑰丽的大千自然,郎琦用镜头成就的作品离不开镜头背后他果敢的行动,这也是那一代摄影家弥足珍贵、超越平凡的特质。
生平简介
1940年后在照相馆当学徒。
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8年入东北画报社摄影学习班学习。
1951年后任解放军摄影记者。同年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历任吉林工人画报社摄影记者,吉林画报社摄影记者、副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吉林分会副主席,中国老年摄影学会理事。
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6年在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庆典大会上,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荣誉杯。1998年荣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吉林省文艺最高奖成就奖。
从事摄影工作70多年的已故著名摄影家郎琦,是一位经过战争洗礼的战地记者,他既是拍摄者、记录者,也是亲历者、参与者。作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北平仪式》、《踏雪送医》、《林海银鹰》等。
撰文:任立康 / 朱雅楠
编辑:朱雅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