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从民国摄影杂志到现实主义的个体实践

9月24日,“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系列论坛 第二场座谈会在中间美术馆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活动总共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场工作坊中,收藏家翟霖峰分享了自己的收藏经历,依凭珍贵的19本《飞鹰》杂志打开民国摄影的坚持与追求。分享结束后,策展人周邓燕与翟霖峰一同解答了美术馆观察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下午,翟霖峰引导现场观众以收藏家视角深入探寻展览作品背后的动人故事。第三场活动由策展人周邓燕主持,广州美术学院蔡涛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何小特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松睿副研究员带领观众进入了一场现实主义的跨媒介艺术探索。

 

“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系列论坛(2)活动现场

 

在“摄影工作坊——解码150位摄影家”的首次活动的开篇,主持人魏帆 介绍了此次民国摄影师专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摄影术作为一种舶来品在19世纪传入到中国,起初仅具有辅助绘画和纪录的实用功能,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摄影艺术的本体性被凸显出来。民国时期的摄影师无论在创作实践还是艺术观念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时代特征,对其进行梳理与总结既是对历史的再一次回望,也揭示出艺术精神和社会文化的辩证关系。

 

翟霖峰先生发言

 

收藏家翟霖峰 先生的分享从他收藏的缘起开始。大学期间的偶然机会,他低价收藏了一套关于大庆油田的老照片,这改变了他对老照片的认知,更激发他对于老照片的兴趣与研究,从此便开启了他的收藏之路。他以创刊于1930年代的摄影杂志《飞鹰》为文本,为我们深入剖析了这一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摄影杂志的美学流变及其社会影响。作为民国的繁华大都市,上海的摄影业也极其兴盛。当时摄影器材行遍布整个城市,为了提升销售竞争力,作为器材行老大的冠龙照相材料行联合上海著名摄影团体“鹰社”的骨干成员金石声、蒋炳南和冯四知共同创办了《飞鹰》杂志,随即迅速以其独特的排版造型和审美取向获得了业内外的认可。

 

《飞鹰》杂志 图片由翟霖峰提供

 

《飞鹰》杂志格外重视印刷品质、不以名家定取舍,同时不断探索摄影本体内涵和美学原则,这为其成为高品质、高质量的摄影杂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飞鹰》从第一期到第十九期美学流变规律的梳理,翟霖峰总结出一套《飞鹰》总编一以贯之的办刊原则:利用上海印刷工业的优势地位,严格控制杂志的印刷质量;不盲从于上海其他画刊的拼贴手法,而吸收西方优秀画刊经验,以一种清晰、简洁、专业的排版方式再现原片的视觉文本内涵;不断优化套色方案还原原作的效果,达到“不失原作之美”的目标,以最大限度上保护原作。此套办刊方法时至今日仍不失为优秀、先进的办刊策略。

 



观察员们与点评嘉宾开展讨论

 

在工作坊的后半场,观察员那荣锟、艾文浩、方铭玉 就民国摄影师研究工作问题与点评嘉宾周邓燕与翟霖峰展开探讨,如一手文献的获取途径、国内外互动的研究思考等等。翟霖峰细心地分享了他从零开始考证老照片的曲折过程与心得体会,如从摄影师曾经参加的团体着手,在相关团体杂志或网站中寻获摄影师的住址信息,从而进一步探寻其生活环境与创作状态;再如广泛结识摄影收藏同好,透过不同收藏家手中的文献、展览目录、门票乃至请柬等渠道获取与摄影家及其作品相关的蛛丝马迹;更重要的是,要时常将作品放置到历史中去思考,从宏观角度把握住民国摄影生态,使这些作品、文献与历史互为佐证,由此才能收获一条正确的学习路径。

 

周邓燕老师发言

 

策展人周邓燕 提醒我们关注民国摄影创作的内在逻辑结构,对于“业余”摄影与“专业”摄影的有意识区分展现出民国业余摄影家们提升摄影艺术性的追求与使命感,他们拉开摄影艺术与照相行的职业工作之间的距离,希望将普及与提升大众审美趣味置于摄影创作的首位。与此同时,对于摄影师本职工作的关注或许也能成为我们解读与考证民国老照片的重要手段。

 

此次工作坊梳理了现实主义摄影作品的鉴赏与研究方法,意图借民国摄影实践让观众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与学术思想的变迁,并从中习得摄影家们以文人精神体察世界的积极态度,以回应当下的现实主义命题。

 

摄影工作坊——解码150位摄影家(1)活动现场

 

下午一点半,翟霖峰 作为特邀嘉宾与策展助理那荣锟 以全新的视角带领现场观众参观了“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20世纪20—80年代摄影的人文实践”展,并就摄影文本的内容、形式以及作品背后的历史与观众展开互动。以轰动摄影界的“全国摄影展览”为切入点,他们回顾了五六十年代社会建设和时代风貌,及极具范式意味的六七十年代摄影;然后将目光投向二十至四十年代的民国摄影,为观众展现了不一样的现实主义和人文探索,并最终回到了更具纪实性和理想现实主义的七八十年代。

 



收藏人翟霖峰与策展助理那荣锟导览“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展

 

导览结束后,周邓燕 老师主持展开了一场有关“现实”观念与语言的跨媒介讨论,特邀艺术史学者蔡涛、策展人和研究者何小特、文学评论家李松睿三位嘉宾老师从各自领域出发,分享创作者的个体实践与历史时刻。

 

周邓燕老师强调了“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展览及系列学术活动的初衷与目标,即通过对摄影人文实践的历史梳理,重新思考现实主义的边界及创作者于其中的主观能动性,重新评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赋予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历史遗产。展览所挖掘的摄影创作者自觉的人文意识促使我们去打破既定的“摄影”概念及对创作与观看的约束,也提醒着我们以跨媒介、跨学科的实践维度去保持个体自觉与当下的思考能动性。

 

时空维度——“现实”的观念与语言 活动现场

 

蔡涛 老师从民国现代美术社团决澜社成员杨秋人谈起,介绍他在战时的经历变化与创作媒介题材的深度关联。从《骑楼下》(1948年)的现实批判题材,到《水电站工地之晨》(1972年)的民族化创作手法,再到《玉莲》(1982年)中对于不起眼事物的关注,作为现代艺术先锋而追求毕加索式时尚的杨秋人在战后时代变迁中展现出了对现实感的独特追寻。战后艺术家群体内部的自我批评与倡导壁画的媒介宣传促使杨秋人等决澜社成员们反思自我对于现实的回避,探寻现实主义绘画的新鲜意义与想象力,以饱满而有凭藉的“现实感”展开不分“洋画”和“中国画”的跨媒介创新创作,追求艺术作品精神本质与时代、与社会、与人群的内在统一。

 

蔡涛老师发言

 

何小特 老师则从版画家黄新波的战时创作个案入手,剖析现实主义的多元创作可能性。画册《心曲》封面所引发的争论为我们指出了抗战年代背景下个人心性表达与血肉奋斗图像呈现之间的拉扯。左翼文艺潮流下新兴木刻运动与抗战救亡的结合激励着黄新波以艺术的美感、崇高的有爱精神与永恒的生命力量来寄托对于战争灾难的“希望之微明”,以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精神回应苦难的现实。现实主义并非简单的、铁板一块的主义,唯有真正地深入生活、参与、共情,才能表达出纯粹的现实主义。

 

何小特老师发言

李松睿老师发言

 

李松睿 老师引入时间的维度,探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理解的生活与现实。通过对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摇摆不定的人生探索的争论分析,我们可以窥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隐含的内在矛盾,即对表征所谓生活本身的“真实性”的刻画并不能保证作品的艺术性,只有满足“历史具体性”与“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要求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当生活本身的发展已经溢出了创作年代所遵循的历史规律而不断前进时,该如何定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的文学与艺术价值,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时空维度——“现实”的观念与语言 活动现场

 

论坛进入尾声,周邓燕老师提醒我们注意这些曾经作为新闻照片、起到宣教作用的摄影作品重新回归美术馆学术语境中的当代价值。透过对摄影家及其珍贵作品的层层解码,以及对跨媒介创作历史时刻的学术探析,本次论坛将观众的目光指引向展览背后摄影创作者们对现实的独特把握,带领观众在广阔的现实主义创作图景中捕捉艺术家们的敏锐思考。

 

撰文:艾文浩 方铭玉

摄影:房永法

编辑:魏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