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也谈“作为方法的华南”:从民族志研究到策展实践

通知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中间美术馆展览“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约翰·沃克与袁运生在美国”和“月之边缘,日出的两种速度”已于2022年8月7日正式闭幕。

2022年8月8日至8月19日期间

闭馆布展

新展即将开幕
敬请期待!

也谈“作为方法的华南”:
从民族志研究到策展实践
——活动回顾

摘要:

上周,我们为大家带来了陈晓阳老师此前发表的文章:《“子孙的自画像”:祖先图像的视觉人类学解读》,相信可以初步了解陈晓阳老师近年来在华南的田野研究情况。8月6日下午,陈晓阳老师结合她近期发表的新书——《再造祖先图像:一项华南宗族民族志的考察》,分享了如何将华南区域社会研究中积累的经验作为理解后全球化时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基础,也经由比对华南与东南亚在区域历史和当下的关联,考察中国文化中的信仰观念如何跟随海外华人华侨流散到世界的许多地方却弥久不衰的原因,亦讨论如何借助华南研究中的历史人类学方法继续展开新的研究与策展实践。

陈晓阳老师新书
《再造祖先图像:一项华南宗族民族志的考察》

关键词:

“祖先像到底是图像还是艺术?”

陈老师首先明晰一个概念:不讨论作为艺术的祖先像,而是要讨论作为图像的祖先像。当祖先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时,首先会陷入到辨析什么才是艺术的漩涡中去:像这些无作者的图像,是否把其为艺术,这个问题是需要商榷的,同时也需要很多繁复的界定。但将它视为图像之后,祖先像成为了可以用人类学方法考察的研究对象,人们才比较容易去分析它,因为它可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地缘是血缘的投影。”

第二个概念是宗族,宗族在北方来说显然没有南方那么兴盛,而且它还处在一个活态的状态。即使在49年之后不再由乡绅来治理乡村,但是在华南,福建、广东,包括江西湖南的南部,以及广西的一些地方,宗族组织仍在进行着一定规模,一定程度的社群的维护和凝聚。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后,尽管有非常多的重修族谱等宗族活动又一次展开,但同时社会的人员流动也开始了。又随着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会看见过去传统宗族存在的基础其实已经被破坏;宗族它存在的一个基础是我们讲的乡土社会,人员流动是非常少的。

在今天我们依旧会看见有很多大规模的宗族,但这一类宗族它不一定是严格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它是比如说以同姓的方式,以一种跨越血缘直接联系的一种认同的方式组建起来的。这一点围绕的其实是一种拟制的血缘关系,通过地缘来想象血缘关系,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地缘是血缘的投影。所以中国人很喜欢认老乡,因为有一种地缘亲切感在其中。例如现在网络直播中流行使用的“家人们、大哥、大姐”等等,也会通过称呼来制造一种想象的亲缘关系以增加观众的信任感。

“新传统其实跟原本的传统的差异非常大,而是跟今天更有关联。”

在今天谈这个研究里还有一个很核心的概念是新传统,我们讲传统复兴之后,其实并不是复原到原本的传统,对它这种新传统其实跟原本的传统的差异非常大,而是跟今天更有关联。

“亻厓”

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亻厓字,其实是客家话整个客家语系里边这些人的自称。这个词在粤西这一支客家频繁出现。从溯源上看,其实他们比广东东部的客家祖系更加古老,他们是从闽西和江西过来的,并保留了很多明代的风俗。粤东有很多清代的客家风俗,但这边有更多明代的客家风俗。

田野调查实践:

从关键词出发,陈老师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在粤西的田野调查中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来帮助当地揭氏家族再造祖先揭猛像。

祖先像是一种 “子孙的自画像”

通过主客位观察的方法,陈老师发现祖先像既不是画家的意愿,也不是公共认同中一个审美的图像。祖先像的变化与生成,只于子孙的观念有关,而且这些子孙的观念并不会均匀的出现在整个图像中,这个图像本身只是一种社会性躯体,而不是一个艺术性的图像。在祖先像的概念里,“祖先”显然是比“像”更重要的关键词,祖先与子孙的互动存在,让祖先像里描绘的对象不仅是作为个体的祖先形象,更是特定时代特定地方子孙群体的自画像。

始祖揭猛经由子孙们的重新书写和形象表达,逐渐成为了揭姓族人再次拥有的新传统。这些新传统的出现是边缘群体面对现代社会中个体处于流动和离散状态中的抵抗,作为一种民间自组织方式,这些传统的再造者和新传统本身都不断参与到当代华南社会的历史建构过程中。

十多年间的田野调查期间,陈老师也在不停地思考田野研究的经验与今天的美术教育及自己策展工作之间的关联,反哺到如下实践中。

项目一:“源美术馆”

“源美术馆”坐落于广州市水源地山区的乐明村,它不止是一个参与式的公益艺术行动项目,还是一个在城乡之间创造新类型公共文化生活的社会实验,这个项目的策划逻辑中使用了很多人类学视角、方法和态度,除了艺术家、策展人、建筑师、工程师和专业社工以外,也有多位人类学家参与其中。

源美术馆

项目二:
新传统的再发明:
作为灵感、遗产与生产的区域民间美术

展览以机构馆藏与私人收藏的南方民间美术藏品,与广州美术学院部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们从民间美术或手工艺获得启发创作的当代艺术与设计作品并置,其中还有来自在海外学习经历的艺术家从跨文化视角来学习传统的尝试,来共同呈现“民间美术”百年来的遭遇与变迁。

展览从民间美术出发,以今天的视觉重新审视传统的意义。展品包括潮州木雕、潮绣、广绣、香云纱、新传统陶瓷、现代版画会、《民俗周刊》及民族风俗物品等。

“新传统的再发明:作为灵感、遗产与生产的区域民间美术”展览

项目三:泛东南亚系列研究项目

广州有两千多年开放口岸的历史,它的生态与传统与东南亚有着密切的地缘关系,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下,它与东南亚的交流与互动都较之中国其他区域更为频繁且复杂。地处广东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着力于从珠三角、中国南部延伸到东南亚以至更广泛范围的文化与艺术研究,并准备推出以“泛东南亚”为题的三年展序列。该三年展旨在以开放的策展视角和新的美术馆实践推动泛东南亚区域独立艺术与思想的沟通,通过新类型展览、研讨交流、档案库建设、出版和公共教育项目,推动区域间的文化自觉、理解与创新。同时,也试图将“泛东南亚”区域在不同板块挤压中的现实,作为同样身处多重边缘状态中的艺术反思的起点,打开亚洲及全球范围非欧美地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位思考与叙述。

首届泛东南亚三年展

在这次分享会中陈老师结合自己十多年间的田野调查经验,为观众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在华南地区展开田野调研,并将调研经验灵活运用于美术教育以及策展实践中。同时也为中国的乡村问题提供了一套华南方案。此后卢迎华馆长简单讲述了自己对于本次分享会的感受,并就其中几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陈老师也在之后的观众问答环节中提到自己未来的田野和学术调研方向,也敬请大家持续关注陈老师最新的研究成果。

撰文:俞均昊
摄影:房永法
编辑:易若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